5月29日下午,天津市第39屆科技周活動——“雙碳”引擎:從理學到機械的綠色創新之旅暨科學家精神宣講在天津商業大學順利舉行。該活動由天津商業大學聯合天津市生態環境局、天津市科普思政研究會、天津市物理學會、天津市制冷學會主辦,天津商業大學理學院和機械工程學院、天津商業大學科普思政研究中心(天津市高校培育智庫)和青少年創客科普基地(天津市科普基地)承辦,天津市東麗區教育局、天津市軍糧城中學和民盟東麗區工委會協辦。本次活動以豐富的研學體驗和深刻的座談交流為核心,吸引了來自天津市軍糧城中學、天津商業大學的師生100人參與,共同探索“雙碳”目標下的學科創新與科學精神傳承。
活動以沉浸式研學為主線,串聯起四大特色板塊,全景式展現“雙碳”目標下多學科的創新成果與應用場景。
在理學院青少年創客科普基地的物理科普研學活動中,王丹麗老師帶領學生們,通過智能機器人靈活的動作、精準的語音交互,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完成的復雜任務,直觀理解物理學在智能器件與能源開發中的底層邏輯。現場設置的“電磁阻尼”“聽話的小球”等互動實驗,直觀呈現了能量轉化過程,不僅生動詮釋了許多物理現象的奧秘,還讓參與者親身體會基礎科學與綠色生活的緊密關聯。


環境能源+X創新實驗室研學活動聚焦前沿技術突破,蘇紅老師詳細介紹了實驗室的科研條件、尖端設備,隨后講解學校在固體廢棄物資源化處置與利用、垃圾智能分類等方面的科研成果以及創新文化。師生們近距離觀察了固體廢棄物的原料種類,熱解氣化轉化后的三相產物,深入了解“雙碳”目標下環境能源與多學科的交叉創新,感受“科技減碳”的實際效能。


“天商微渡”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研學活動成為青春創意的展示舞臺,讓高中生零距離感受高校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與實踐成果。研學團隊首先觀摩了大學生創業項目“瞰建搭界:文旅社交驅動型經濟生態構建平臺”的精彩路演。隨后,師生們依次參觀了微渡眾創空間內極具特色的校園文創、老字號工坊、科創實驗坊及各個創業團隊。李慧老師介紹,通過“項目孵化+企業對接”模式,已有多項成果落地,凸顯出高校在培養創新人才與服務產業升級中的重要橋梁作用。


熱能與動力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研學活動聚焦機械工程領域的綠色技術,胡開永老師首先通過互動,了解了學生對于制冷技術的掌握情況,然后帶領學生們參觀了冰溫庫、二氧化碳亞臨界制冷冷庫、真空冰溫干燥機、氣調冷藏庫,通過這些制冷裝備,科普了制冷原理和節能技術。現場讓同學們走進冷庫,在炎熱的天氣讓同學們直觀感受到制冷技術的應用,展現了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學科對“雙碳”目標的硬核支撐。


研學活動期間,天津市東麗區教育局德育科負責人、民盟天津市委會基層委副主任王全、天津市軍糧城中學校長張基海、天津商業大學理學院書記垢寶印、院長唐文廣、招生工作辦公室副主任陳悅、研究生處副處長周嚴等領導同步開展了座談會。座談會上,垢寶印對天津市東麗區教育局和軍糧城中學領導的蒞臨表示歡迎,唐文廣介紹了我校理學院的特色和優勢學科,陳悅詳細介紹了我校的發展歷程、辦學特色及未來發展規劃,周嚴介紹了我校科普思政研究中心和青少年創客科普基地開展科普服務、實踐育人的做法與成效。王全代表東麗區教育局表達了長期開展合作的愿望,張基海就跨學段合作培養兼具科學素養與社會責任感的時代新人等議題交流了看法。

本次科技周活動以“雙碳”為引擎,通過“理論科普+實踐體驗+交流研討”的多元模式,不僅展現了天津商業大學在理學、機械工程等領域的科研實力,更搭建起高校與中學、企業協同創新的平臺,為傳播科學家精神、助力“雙碳”目標實現注入了新動力。(審稿:垢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