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管理學院院長王慶教授、教師劉祎康、研究生王娜、栗露思、張芙毓、于真真、王鴻瑤、趙啟安等一行,赴老字號“蘆花”所在企業天津長蘆漢沽鹽場有限責任公司開展專題調研。本次活動旨在通過實地走訪,深入了解長蘆鹽場的企業文化和發展現狀等,為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年度重點項目《天津市老字號基因挖掘及傳承創新路徑研究》學術研究提供一手資料。
調研首站,調研團隊在長蘆鹽場宣傳部部長的引導下參觀了鹽文化展覽館,并實地考察了被譽為“鹽中瑰寶”的“蘆臺玉沙”的生產流程。從原料選取到成品產出,同學們細致記錄了每個環節所蘊含的傳統智慧與匠心精神,為挖掘長蘆鹽場“工藝基因”積累了寶貴素材。王慶在調研中感慨道:“‘蘆臺玉沙’的稀缺性,正源于代代相傳的品質標準和工匠精神,這是老字號最珍貴的‘家底’”。
調研過程中,長蘆鹽場自主研發的鹽文創產品引起了師生們的濃厚興趣。從天然海鹽制作的“鹽雕十二生肖”,到鹽制洗護用品,再到以長蘆鹽場救助的禿鷲為原型設計的文創徽章,這些創新產品展現了傳統鹽元素與文化IP的深度融合。王慶指出,這種將“實用屬性”轉化為“文化符號”的嘗試,不僅打破了大眾對老字號“守舊”的刻板印象,更讓年輕群體通過文創產品感知傳統鹽文化,為老字號“破圈”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為全面把握長蘆鹽場的現代化發展與生態實踐,調研團隊登上數十米高的鹽山,親身感受了規模化制鹽產業的壯觀景象,并就現代制鹽技術與傳統工藝的融合應用進行了現場交流。隨后,師生走訪了長蘆鹽場為候鳥專設的生態棲息地,對其積極踐行“綠色生產與生態保護協同推進”的發展理念表示認可。
此次調研不僅讓師生們親身感受了長蘆鹽場的千年鹽脈,更以“蘆臺玉沙”為切入點,開啟了關于老字號“傳承”與“創新”的雙重思考。未來,管理學院將對長蘆鹽場進行更深入地研究,形成兼具學術價值與現實意義的研究成果,助力老字號企業在時代變遷中持續煥發活力,讓老字號基因在創新實踐中永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