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學校思政課教師走進津門老字號企業利達糧油和濱海新區博物館,開展“老字號里的思政課”“場館里的思政課”,使思政課的吸引力、針對性在實踐中得到強化。
在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到來之際,李欣、楊帆、張江芬、王娜四位老師組織學生走進了天津利達糧油,開展了一堂以《傳承百年糧香共守大國糧倉》為題的現場教學。教學圍繞“糧食文化和津糧沿革”“新中國糧食的生產與分配”“科技儲糧守好大國糧倉”和“高質量黨建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四個專題展開協同講授。通過實地參觀、專業講解、互動體驗等多種形式,溯源糧食文化、津糧歷史沿革,學習國家糧食儲備知識,了解糧食生產加工工藝流程、先進技術和糧食全產業鏈安全保障措施,使學生深刻認識到世界百年大變局中糧食安全的重要戰略意義,進一步增強了對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使命感。在實踐體驗環節,師生親手制作了“福袋”造型面點。


趙宇老師則帶領學生走進濱海新區博物館,以《從濱海新區的發展歷程看中國的改革之路》為主題開展實踐教學。趙宇老師結合展區實物與歷史圖片,講授改革開放初期的探索故事,通過實地參觀、歷史講解與互動問答,沉浸式感受濱海新區從“鹽堿荒灘”到“改革標桿”的蛻變,深刻理解中國改革開放的壯闊歷程。


此次實踐教學是馬克思主義學院“富國興商”大思政課實踐教學系列活動之一,是統籌推進實踐教學改革創新的重要舉措。學院將圍繞更多主題開展實踐教學,繼續拓展實踐育人平臺,豐富實踐教學形式,讓思政課真正“活”起來,不斷增強思政課的吸引力和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