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賽事背景
中國研究生“美麗中國”創新設計大賽——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創新大賽(簡稱“大賽”),是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主題賽事之一。大賽由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指導,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主辦;大賽以“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人類美好家園”為主題,聚集青年研究生投身保護動物、植物、微生物、生態環境多樣性等領域的科技創新、青年成長、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和公益宣傳,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領域研究生教育交流與創新發展,加速相關新理論類成果(包括但不限于新理論、新發現、新知識、新思路、新模式)、新技術類成果(包括但不限于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法、新裝備、新工具)和新服務類成果(包括但不限于新服務、新標準、新平臺、新案例、新作品)的推廣傳播。本次大賽將與第五屆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大會的邊會相結合,由浙江農林大學承辦。
二、賽題說明
大賽聚焦“動物、植物、微生物、生態環境、國際綜合”五個領域設置五類賽題(案例導引和賽題要求詳見大賽官網)。
賽題1:動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
1、智能健康監測守護馴養動物的多樣性平衡
2、腸道健康守護瀕危和珍貴野生動物多樣性。
賽題2:植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
1、古樹名木保護與利用
2、森林植物健康組分的挖掘與利用
賽題3:微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
1、生物農藥與植物健康
2、致病微生物與食品安全
賽題4:生態環境多樣性保護與利用
1、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綜合景觀修復原理與實踐
2、“千萬工程”背景下的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建設模式
3、我國新興自然保護地體系協同對生態系統保護助力路徑
賽題5:國際綜合賽道
主題:“中國方案·全球共享——青年視角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文明互鑒”
三、參賽規則
(一)參賽資格
參賽對象為在校研究生(含學術型和專業型)及已獲研究生入學資格的本科畢業生和本研貫通學生,境外國家和地區在學研究生也可報名參賽。
(二)人數要求
以參賽隊為基本報名單位,每支團隊參賽隊員1-5人,設置隊長1名。每個參賽隊可選定指導教師1-2名。允許跨校組隊,以隊長所在單位為報名單位。
(三)賬號注冊
參賽研究生請登錄“研創網”注冊賬號(https://cpipc.acge.org.cn),并由隊長報名參賽(已獲得研究生入學資格的應屆本科畢業生,注冊時請備注研究生培養單位),完善報名信息和完成組隊。
四、賽制賽程
本屆大賽分為初賽、全國總決賽兩個階段。初賽采用網上評審形式,決賽采用現場答辯和路演等形式。(初賽評分標準及賽程時間安排詳見大賽官網)
初賽評審:2025年8月下旬
決賽評審:2025年9月下旬
五、作品要求
1. 參賽作品提交形式為帶語音講解的PPT和附件。需將參賽作品(文檔、圖片、視頻、動畫、帶語音講解的PPT等)打包壓縮上傳至百度云盤,上傳完成后為參賽作品壓縮包生成分享鏈接(提取方式務必選擇分享鏈接自動填充提取碼)并確保鏈接1年內有效,隨后在系統提交作品處提交作品鏈接。壓縮包命名規則:賽題-單位+團隊名稱-作品名稱。初賽階段不要求參賽隊伍提交實物。進入全國總決賽的作品根據通知做好參加第五屆全球生物圈保護區大會(5th WCBR)現場展示的相關準備。
2. PPT是大賽評審的主要依據,包括但不限于參賽題目、科學問題、目標任務、主要內容、實效與創新、成果及附件等內容,突出新理論(新發現、新知識、新思路、新模式)、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法、新裝備、新工具)和新服務(新標準、新平臺、新案例、新作品)等成果。PPT必須提前錄制語音講解,并可以動畫、視頻等形式展示,播放時間不超過5分鐘。
3. 評審中需要保密的信息不得在作品視頻和附件中體現,初賽獲得推選入圍全國總決賽的參賽作品中嚴禁出現個人信息、指導教師信息、學校信息等,遵照三公原則做好有關評審環節。
六、獎項設置
本屆大賽設置本屆大賽設置一等獎(含冠亞季軍),二等獎和三等獎、優秀組織單位、優秀指導教師等獎項若干,具體數量由組委會根據參賽情況確定。
七、報名方式
我校參賽隊伍加入QQ群:628737071,后續通知將在群內發布。我校參賽作品提交及審核截止時間為2025年8月12日12:00。
賽事相關信息詳見官網:
https://cpipc.acge.org.cn//cw/detail/2c9080189073beab0190b560702408d1/2c90801597ac152c0197b4c8670c7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