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影视合集在线播放入口在线观看平台 ,人妻无码福利_DVD最新电影在线观看

Announcement
通知公告
首頁 > 通知公告 > 正文
以“四有”為標準 做“夢之隊”的筑夢人——本市教育系統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教師節重要講話體會
2014-09-29

近日,本市教育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師范大學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市委書記孫春蘭在本市慶祝第三十個教師節座談會上的講話。廣大教育工作者圍繞“四有”抒發體會和感想,結合本崗工作談思考、提建議,圍繞增強自身素質鑄信心、提動力,以實際行動爭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

以“四有”為試金石 鑄就校園“中國夢”

南開大學泰達學院 崔滿順

中國夢,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重要思想和執政理念。高校教育工作者應該如何踐行中國夢、實現中國夢呢?習近平總書記在第 30 個教師節關于“四有好老師”的提法,對此做了最好的注解與詮釋。

君子固本,本立而道生。一個好老師,首先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并通過言傳身教“使學生對價值有所理解并產生強烈的感情,獲得對美和道德上的善惡鮮明的辨別力”。南開素有“北辰學府”的美譽,“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校訓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南開人。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率先垂范,以引導學生胸懷允公之志,身具報國之能,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只有具備高尚道德情操的老師,才能屹立于三尺講臺,傳播知識的福音,塑造人類的靈魂,引導社會的進步。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種以身示范的人格力量與道德情操更容易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從而努力成為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扎實學識與教育智慧,同樣為新時代好老師的必備要素。我始終以“實踐”和“創新”來引領教育學生,構建實踐育人長效機制,工作經驗被教育部簡報登載。我還積極推動“青年成長導師”計劃,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通過參加課程培訓、與各高校交流學習等方式,不斷更新自身知識體系,確保自己能夠在信息的海洋中,為學生抽絲剝繭,撥云見日,不負“傳道授業解惑”的重任,幫助學生筑夢圓夢。

教育是一門“仁而愛人”的事業,一個好老師,應該始終對自己的事業,對自己的學生,充滿仁愛之心。這種仁愛之心,體現為真誠地尊重學生,充分地理解學生,寬容地關懷學生。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這種仁愛之心,還應該集中體現為對學生夢想的激發和呵護。當學生在我的關愛下筑夢圓夢時,我也在高校鑄就了自己的“中國夢”,而“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和“全國高校優秀輔導員”的榮譽便是對這個夢想的注腳。

堅持“四有”標準 造就高素質人才

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 曾周末

2014 年 9 月 9 日 ,作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的代表,我在人民大會堂受到習近平等領導同志的親切接見,親身體會到黨和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的重要講話之后,我感受到教師職業偉大光榮的同時,更加體會到作為教師所肩負的責任與使命之重大。

高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我認為,天津大學“愛國奉獻”的優良傳統便是對“四有”內涵的很好詮釋。現階段,“愛國”就是服從國家需要,聚焦國家重點戰略需求,開展高水平的科學研究工作,培養適應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敢于批判、善于創造的人才。精儀學院自 1952 年創建以來,始終聚焦國家重大需求和國際學術前沿。但面對我國高端儀器 90% 以上仍然依靠進口的現實,我們如坐針氈,唯有不斷改革、急國家之所急、提升辦學質量,才能從根本上改變這一局面。近幾年學院先后承擔 2 項國家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 5 項科學儀器設備開發課題, 3 項“ 973 ”基礎研究首席, 22 項“ 973 ”課題。同時成立工程科學實驗班,積極探索交叉性、開放型工程人才培養新模式等,正是全院教師面向國家需求、應對挑戰的具體表現。“奉獻”就是要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理想信念,積極、樂觀、向上,甘于平凡和平淡,努力成為無愧于黨和人民的人類靈魂工程師,以人格魅力、學識魅力和有效工作贏得廣大學生和社會的尊重。

在高校,貫徹落實“四有”標準必須真正回歸大學“培養人”的本質,將一切工作統一到育人這個目標,不斷提升師德水平,以優良的品質塑造學生、以高尚的情操熏陶學生、以優秀的業務影響學生,同時用制度來保證教師潛心育人,真正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我們堅持問題導向,強化頂層設計,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每一條都涉及教師的實際利益,但教師們不計得失,積極投身教學改革。實施兩年來,教師“向教力”和學生“向學力”均得到提升。

改革還在進行時,當前國家正在大力推動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全力破解機制體制的障礙。作為基層教育工作者,我們對中國高等教育的未來充滿信心,對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充滿信心,對中國夢的實現充滿信心!

把握四組關系 做好“四有”教師

天津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陳娜

新中國走過六十五年風雨,教師職業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感召下迎來了全新的精神命題。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仁愛之心,這四個方面既涵蓋了一名合格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也點明了做一名“好老師”必須在價值觀層面把握好的幾組主體性關系。

首先,理想信念關乎使命,要求教師必須處理好自我與國家之間的關系。使命意味著前進方向,“為誰教”、“為何教”要比“如何教”、“教什么”更重要。好老師應當樹立大局意識,心中有國家和民族,肩上有使命和擔當,深刻理解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時代深意,把個體命運置于國家發展、社會前進的大背景中去權衡言行、取舍利弊,在黨和人民的信任與囑托下點燃學生的正能量。

其次,道德情操關乎師德,要求教師必須處理好自我與職業之間的關系。我們應該認識到,教育工作不僅是自利的謀生手段,更是他利的社會性創造;教師的職業價值不僅體現在教師自身的發展進步,更反映在學生的成長成才。師乃人之模范,唯有以德施教才能守住精神凈土,唯有以德立身才能實現樹人的宏愿。

第三,扎實學識關乎能力,要求教師必須處理好自我與專業之間的關系。三尺講臺之上容不得半點虛假,專業知識儲備的不足將嚴重影響師生之間的信任和教學過程的順利開展,沒有真才實學作為保障,教師的職業榮譽便是一紙空談。教師只有保持既樂于施教又勤勉好學的積極心態,才能成為讓莘莘學子為之動容感恩的好老師。

最后,仁愛之心關乎責任,要求教師必須處理好自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責任離不開主人翁意識,心系學生的身心健康與發展成長,將學生的困難視作自己的困難,將學生的進步視作自己的進步,與學生在人格上平等相待,在學業上甘做人梯。只有真正做到尊重學生,愛護學生,才能實現因材施教,有教無類。

時代的要求 人民的期望

天津市教育科學院 張武升

在第 30 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從時代的高度、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視角,對廣大教師提出了“四有”的新要求。講話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為廣大教師成長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強教之基。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做好老師,要有道德情操;做好老師,要有扎實學識;做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這“四有”是一個有機整體,理想信念是教師前進的向導,道德情操和扎實學識是教師進步的雙足,仁愛之心是教師發展的動力源泉。這是對我國優秀傳統教師理論的繼承和發展,是對社會主義新型教師形象、內涵、發展規律的高度概括,是指導我們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正確思想理論。

天津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把培養和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擺在教育改革發展的重中之重。近年來,在全國率先實施了“未來教育家奠基工程”、“優秀教學校長工程”、“農村 625 教師培養工程”等,取得了明顯成效。在這些教師培養和發展工程中,市委、市政府特別強調加強教師遠大理想信念的確立,高尚道德情操的涵養,扎實學識的構建,仁愛之心的錘煉,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隨著濱海新區進一步開發開放,特別是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天津教育改革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也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新要求。我們必須不負使命,勇于擔當,按照“四有”的標準,努力培養和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

市教科院肩負著研究教師、培訓教師的光榮任務。在“未來教育家奠基工程”、“優秀教學校長培養工程”中,我們積極主動,狠抓落實,不斷加強教師成長與培養規律研究,產生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使教師培訓出人才、出成果。面臨新形勢、新要求,我們一定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此為指導,不斷提升教師研究與培養水平,為建設一支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隊伍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做“夢之隊”的筑夢人

天津市機電工藝學院 孫濱

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北師大發表的重要講話,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在國家繁榮、民族振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進程中所肩負的使命之重、責任之大。

我是一名中職院校的普通教師,我認為應把為學生“傳道”放在首要地位,這既是責任又是使命,好教師要以身作則,培養學生愛黨、愛國、愛民的情懷和求真、向善、崇美的品德,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不斷提升人格修養,堅守道德底線,奉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精神,做一個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要不斷研究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和手段,更新專業理念,提升專業水平,把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融會貫通,做到理實一體,努力成為業務精湛、學生喜愛的高素質教師。要通過真情、真心、真誠傳播愛的種子,用信任樹立學生的自信和自尊,積極用愛培育愛、激發愛。正如機電工藝學院“校風”中所提到的——讓愛和感恩彌漫整個校園。

新中國建立 65 周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教育,特別是近幾年,把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看作是當務之急、長遠大計。作為一名職業教育工作者,看到職業教育將要踏石留痕登高遠行,心中無比激動。職業教育迎來了真正的春天,我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四有”要求,結合“責任、良心、品質、服務”的校訓,既做學問之師,也做品行之師,為讓每個學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為把天津機電工藝學院辦成國內一流、世界領先的中職航母,貢獻出畢生力量。

淡泊明志 敬業守職

天津市二十中學 劉立宏

楊絳先生曾把閱讀形象地比作“隱身”去老師家串門。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第 30 個教師節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就是一次愉快的精神之旅。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肩負著振興民族、奠基未來的重任,必須為人師表、自省自律。堅守理想信念,首先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植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通過言傳身教,使學生成為傳承民族魂的優秀青年。選擇做教師就是選擇了高尚,就要把追求理想、塑造心靈、傳承知識當作人生最大的樂趣,以德施教,以情育人。教師有了愛,才能點亮學生的心靈。教書育人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同時,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和創造者,更要不斷地用新知識充實自己,勤于學,精于教,只有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

近年來,我國教育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各級各類教育都得到長足發展。作為一名高中教師,我深知高中階段是創新人才培養的關鍵期,而教師和課程是關鍵的影響因素。為此,基于學生和社會發展需求,我們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圍繞我校語商教育特色的內涵,嘗試研發創設兼具多元性、選擇性、針對性的校本課程,固定授課時間,實行走班制,滿足學生多樣化、多層次的需求。同時,還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系列活動等,引領學生涵養品性、調試身心、拓展視野、提升素養、鍛煉能力,取得了明顯效果。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習近平總書記的這番話說到了我的心坎上,我感謝在我當年求學過程中遇到的好老師,我也努力讓自己成為學生一直喜歡和敬佩的好老師,淡泊明志,敬業守職,矢志不渝,潛心教育,勤學不輟,超越自我,幫助學生筑夢、追夢、圓夢,為實現“中國夢”傳遞正能量。

做“四有”教師 幫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薊縣羅莊子鎮初級中學 劉慶利

教師是崇高的職業。在深入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第 30 個教師節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后,我在心里又給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做“四有”教師,幫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正確的理想信念是教師教書育人、播種未來的指路明燈。作為教師,不僅要傳授文化知識,解答學生困惑,更要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幫助學生筑夢、追夢、圓夢,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潤物細無聲地浸潤學生們的心田,轉化為日常行為,增強學生的價值判斷能力,價值選擇能力,價值塑造能力,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師者,人之模范。只有以德施教、以德立身,做好學生道德修養的鏡子,才能對得起“人民教師”這一光榮稱號。 2013 年,我將自己從教 15 年來在師德方面的感受和經歷寫成《德育中的師愛》一書。如今,對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我仍將不斷提高道德修養、提升人格品質,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做好學生及全社會的楷模。

用一潭水裝滿一碗水。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要有扎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和科學的教學方法。面對求知路上如饑似渴的學生,教師知識儲備這個“水”越多,能夠給予他們的才會越多。因此,必須讓自己抓住各種機會及時補充新知識、不斷增強業務能力,做好學生的引路人。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心的人不可能成為一名教師,更不會是一名好教師。愛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尊重,愛可以讓學生變得溫和,愛可以幫助他們健康成長。只有以愛心和信任來教育引導學生,在嚴愛相濟的前提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才能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