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25日,中國商務新聞網、《天津日報》等媒體報道我校師生在京津冀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近日,天津商業大學“老字號、正青春”暑期社會實踐團深入京津冀三地高校、博物館、企業,通過專題學習、實踐參觀、走訪調研等方式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調研老字號企業門牌匾額、店招堂訓等內容,全面掌握企業簡況、品牌文化等情況。
2024-07-25 來源:中國商務新聞網 作者:李澤文
本報記者 李澤文
為充分展現老字號商業文化特質,切實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促進老字號企業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近日,天津商業大學“老字號、正青春”暑期社會實踐團深入京津冀三地高校、博物館、企業,通過專題學習、實踐參觀、走訪調研等方式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調研老字號企業門牌匾額、店招堂訓等內容,全面掌握企業簡況、品牌文化等情況。

體驗匠造工藝 挖掘文化內核
實踐團走進全聚德博物館,探訪老字號的品牌故事。全聚德以其仁德至上的經營理念、爐火純青的烤鴨技藝、以客為尊的典雅服務,根植于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沃土。館內以品牌初創、聲名鵲起、老生意經的時間線闡述了全聚德的歷史進程,通過豐富多樣的展品,切實反映了中華老字號在新時代的創新與發展。博物館內還有一間按1901年全聚德二層小樓的原貌修建的老店模型,再現了梅蘭芳大師、老舍先生、巴金先生等文壇巨匠在全聚德用餐的場景。

來源:天津商業大學
在中國眾多的歷史博物館中,六必居博物館無疑是一顆璀璨明珠。博物館內陳列的賬冊、照片、房契、牌匾等近百件藏品,回顧了六必居數百年的歷史變遷。通過參觀,團隊成員深入了解了六必居的起源、發展和變遷,感受中華飲食文化的積淀與傳承。
此外,實踐團還來到天津古文化街,參觀了桂發祥十八街麻花、泥人張等特色店鋪,深切感受天津的文化魅力。參觀天津工業展覽館,“鴕鳥墨水”“飛鴿自行車”“海鷗手表”等老字號品牌,展示了天津工業的輝煌成就。來到天津商務職業技術學院華商文化體驗與職業技能演練中心,參觀了古代華商史展區、中華老字號展區和強國夢展區,詳細了解了該中心在傳承華商文化、深入挖掘華商文化資源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觀看了學校中華老字號品牌故事展,直觀感受中華老字號的精神內核和獨特魅力。在京調研期間,還品嘗了中華老字號老邊餃子館特色美食,感受其獨特的制作工藝和文化魅力。

來源:天津商業大學
下一步,天津商業大學“老字號、正青春”暑期社會實踐團將在此次調研的基礎上,整理調研資料、開展線上調研、形成調研成果,為老字號企業守正創新發展注入青春力量。
《天津日報》報道原文如下:
天津商業大學師生在京津冀開展社會實踐
上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思政課”(圖)
2024年07月25日 姜凝 本報記者 胡凌云 通訊員 張孟凱 攝

本報記者 胡凌云 通訊員 張孟凱 攝
本報訊(記者 姜凝)近日,天津商業大學“老字號 正青春”暑期社會實踐團分赴京津冀三地高校、博物館、企業,通過專題學習、實踐參觀、走訪調研等方式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調研老字號企業門牌匾額、店招堂訓等內容,了解企業發展狀況、品牌文化,師生在實踐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上了一堂中華傳統文化的“大思政課”。
在天立獨流老醋的生產車間,實踐團成員在天立公司第十一代獨流老醋傳承人張殿英帶領下觀看制醋師傅展示制醅工序,拉近了和傳統技藝的距離;在河北省的衡水老白干酒廠,實踐團成員體驗地缸發酵釀制技藝,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在北京六必居博物館中,實踐團成員了解經典傳統手工藝醬菜制作流程。
實踐期間,學生們還在老師的引導下,來到天津古文化街,參觀桂發祥十八街麻花、泥人張等特色店鋪,感受津味老街的古韻新生;在“天津記憶——百年天津工業展覽館”里觀看展覽,體悟津門老字號蘊含的不屈風骨和創新精神;在天津商務職業學院華商文化體驗與職業技能演練中心,參觀了古代華商史展區等多個展區。

天津廣播微信公眾號報道截圖如下:

津云客戶端報道原文如下:
為充分展現老字號商業文化特質,切實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促進老字號企業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近日,天津商業大學“老字號、正青春”暑期社會實踐團深入京津冀三地高校、博物館、企業,通過專題學習、實踐參觀、走訪調研等方式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調研老字號企業門牌匾額、店招堂訓等內容,全面掌握企業簡介、品牌文化等情況。
感受匠人精神 感悟傳承力量
實踐團走訪天立公司第十一代獨流老醋傳承人張殿英。張殿英作為中華老字號“天立獨流老醋”品牌恢復和建企的領頭人,本著“產品如人品,做醋如做人”“做好醋,做好人”的經營理念,堅持科技創新、誠信經營,抓好宣傳推廣,注重打造品牌品質,把一個產量幾百噸小作坊建成了全國醋行業的龍頭企業。聆聽張殿英老先生的生動講解,每一位實踐團成員都深受感動、備受鼓舞,紛紛表示將努力練就過硬本領,肩負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使命。

實踐團走進石家莊洛杉奇食品有限公司,同公司副總經理郝孟剛、金鳳扒雞第五代傳承人董蘭坤等開展座談交流,詳細了解了金鳳扒雞發展歷程、加工工藝、企業文化等,以及企業守正創新的經驗做法,近距離感受到老字號品牌企業精益求精、尚德守信的傳統文化和與時俱進、創新發展的精神面貌。此外,實踐團還參觀了金鳳果蔬超市、金鳳工業園生產文化長廊、金雞文化館等文化場所。

體驗匠造工藝 挖掘文化內核
實踐團走進衡水老白干廠區,參觀公司八號工坊,感受老白干獨特的釀酒技藝、悠久的釀酒文化。在共和國第一酒庫,實踐團參觀了醴醪之倉、桃城佳釀區、古坊留香等儲酒區,共同學習了衡水老白干的紅色文化。在中國白酒地缸發酵博物館,實踐團從“大河之醞”“缸生百香”“萬缸成宗”三方面了解和感受地缸發酵傳統技藝的魅力與價值,切實體會醇香白酒背后所蘊含的工匠精神。

同為釀酒企業,實踐團走進北京紅星源昇號博物館調研學習。博物館復原了清朝時期“前店后坊”格局,互動屏上的店小二、古色古香的建筑、傳統的釀酒工具和豐富的歷史資料,讓實踐團成員深切感受到北京二鍋頭酒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通過參觀源昇號酒坊的原廠遺址,看到釀酒技師們使用傳統方法釀制二鍋頭酒的場景雕塑,通過講解老師介紹,生動展現了傳統釀制流程,全面詮釋了精益求精的匠造工藝。
了解匠心品質 探尋品牌故事
實踐團走進聚德博物館,探訪老字號的品牌故事。全聚德以其仁德至上的經營理念、爐火純青的烤鴨技藝、以客為尊的典雅服務,根植于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沃土。館內以品牌初創、聲名鵲起、老生意經的時間線闡述了全聚德的歷史進程,通過豐富多樣的展品,切實反映了中華老字號在新時代的創新與發展。博物館內還有一間按1901年全聚德二層小樓的原貌修建的老店模型,再現了梅蘭芳大師、老舍先生、巴金先生等文壇巨匠在全聚德用餐的場景。

在中國眾多的歷史博物館中,六必居博物館無疑是一顆璀璨明珠。博物館內陳列的賬冊、照片、房契、牌匾等近百件藏品,回顧了六必居數百年的歷史變遷。展館分為食肴之將、源遠流長、涅槃重生和與時俱進四個單元,通過豐富的展品和生動的場景展示,讓實踐團成員全面了解六必居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最印象深刻的是館里的一口老井,它是六必居數百年來一直使用的老井,為六必居醬腌菜的制作提供了優質水源。通過參觀,團隊成員深入了解了六必居的起源、發展和變遷,感受中華飲食文化的積淀與傳承。

在北京布鞋文化館,陳列著300余件清代及民國時期的布鞋及藏品,每雙古老的布鞋都訴說著一段生動的故事。實踐團通過沉浸式的數字放映了解布鞋的前世今生,感受東方詩詞文化下的布鞋之美。實踐團從博物館所分設的布鞋起源、布履中的哲學與美學、鞋業千年傳奇、現代生活步履不停和中國級非遺大師工作室五部分中全面地感受布鞋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現代創新。
此外,實踐團還來到天津古文化街,重溫了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參觀了桂發祥十八街麻花、泥人張等特色店鋪,深切感受天津的文化魅力。參觀天津工業展覽館,“鴕鳥墨水”“飛鴿自行車”“海鷗手表”等老字號品牌,展示了天津工業的輝煌成就。來到天津商務職業技術學院華商文化體驗與職業技能演練中心,參觀了古代華商史展區、中華老字號展區和強國夢展區,詳細了解了該中心在傳承華商文化、深入挖掘華商文化資源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觀看了學校中華老字號品牌故事展,直觀感受中華老字號的精神內核和獨特魅力。北京調研期間,還品嘗了中華老字號老邊餃子館特色美食,感受其獨特的制作工藝和文化魅力。


下一步,天津商業大學“老字號、正青春”暑期社會實踐團將在此次調研的基礎上,整理調研資料、開展線上調研、形成調研成果,為老字號企業守正創新發展注入青春力量。(天津日報記者 姜凝)
津彩新生活頭條號、搜狐網報道原文如下:
天津商業大學"老字號、正青春"暑期社會實踐團深入京津冀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為充分展現老字號商業文化特質,切實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促進老字號企業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近日,天津商業大學“老字號、正青春”暑期社會實踐團深入京津冀三地高校、博物館、企業,通過專題學習、實踐參觀、走訪調研等方式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調研老字號企業門牌匾額、店招堂訓等內容,全面掌握企業簡介、品牌文化等情況。
感受匠人精神 感悟傳承力量
實踐團走訪天立公司第十一代獨流老醋傳承人張殿英。張殿英作為中華老字號“天立獨流老醋”品牌恢復和建企的領頭人,本著“產品如人品,做醋如做人”“做好醋,做好人”的經營理念,堅持科技創新、誠信經營,抓好宣傳推廣,注重打造品牌品質,把一個產量幾百噸小作坊建成了全國醋行業的龍頭企業。聆聽張殿英老先生的生動講解,每一位實踐團成員都深受感動、備受鼓舞,紛紛表示將努力練就過硬本領,肩負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使命。
實踐團走進石家莊洛杉奇食品有限公司,同公司副總經理郝孟剛、金鳳扒雞第五代傳承人董蘭坤等開展座談交流,詳細了解了金鳳扒雞發展歷程、加工工藝、企業文化等,以及企業守正創新的經驗做法,近距離感受到老字號品牌企業精益求精、尚德守信的傳統文化和與時俱進、創新發展的精神面貌。此外,實踐團還參觀了金鳳果蔬超市、金鳳工業園生產文化長廊、金雞文化館等文化場所。

體驗匠造工藝 挖掘文化內核
實踐團走進衡水老白干廠區,參觀公司八號工坊,感受老白干獨特的釀酒技藝、悠久的釀酒文化。在共和國第一酒庫,實踐團參觀了醴醪之倉、桃城佳釀區、古坊留香等儲酒區,共同學習了衡水老白干的紅色文化。在中國白酒地缸發酵博物館,實踐團從“大河之醞”“缸生百香”“萬缸成宗”三方面了解和感受地缸發酵傳統技藝的魅力與價值,切實體會醇香白酒背后所蘊含的工匠精神。

同為釀酒企業,實踐團走進北京紅星源昇號博物館調研學習。博物館復原了清朝時期“前店后坊”格局,互動屏上的店小二、古色古香的建筑、傳統的釀酒工具和豐富的歷史資料,讓實踐團成員深切感受到北京二鍋頭酒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通過參觀源昇號酒坊的原廠遺址,看到釀酒技師們使用傳統方法釀制二鍋頭酒的場景雕塑,通過講解老師介紹,生動展現了傳統釀制流程,全面詮釋了精益求精的匠造工藝。

了解匠心品質 探尋品牌故事
實踐團走進聚德博物館,探訪老字號的品牌故事。全聚德以其仁德至上的經營理念、爐火純青的烤鴨技藝、以客為尊的典雅服務,根植于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沃土。館內以品牌初創、聲名鵲起、老生意經的時間線闡述了全聚德的歷史進程,通過豐富多樣的展品,切實反映了中華老字號在新時代的創新與發展。博物館內還有一間按1901年全聚德二層小樓的原貌修建的老店模型,再現了梅蘭芳大師、老舍先生、巴金先生等文壇巨匠在全聚德用餐的場景。

在中國眾多的歷史博物館中,六必居博物館無疑是一顆璀璨明珠。博物館內陳列的賬冊、照片、房契、牌匾等近百件藏品,回顧了六必居數百年的歷史變遷。展館分為食肴之將、源遠流長、涅槃重生和與時俱進四個單元,通過豐富的展品和生動的場景展示,讓實踐團成員全面了解六必居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最印象深刻的是館里的一口老井,它是六必居數百年來一直使用的老井,為六必居醬腌菜的制作提供了優質水源。通過參觀,團隊成員深入了解了六必居的起源、發展和變遷,感受中華飲食文化的積淀與傳承。

在北京布鞋文化館,陳列著300余件清代及民國時期的布鞋及藏品,每雙古老的布鞋都訴說著一段生動的故事。實踐團通過沉浸式的數字放映了解布鞋的前世今生,感受東方詩詞文化下的布鞋之美。實踐團從博物館所分設的布鞋起源、布履中的哲學與美學、鞋業千年傳奇、現代生活步履不停和中國級非遺大師工作室五部分中全面地感受布鞋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現代創新。

此外,實踐團還來到天津古文化街,重溫了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參觀了桂發祥十八街麻花、泥人張等特色店鋪,深切感受天津的文化魅力。參觀天津工業展覽館,“鴕鳥墨水”“飛鴿自行車”“海鷗手表”等老字號品牌,展示了天津工業的輝煌成就。來到天津商務職業技術學院華商文化體驗與職業技能演練中心,參觀了古代華商史展區、中華老字號展區和強國夢展區,詳細了解了該中心在傳承華商文化、深入挖掘華商文化資源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觀看了學校中華老字號品牌故事展,直觀感受中華老字號的精神內核和獨特魅力。北京調研期間,還品嘗了中華老字號老邊餃子館特色美食,感受其獨特的制作工藝和文化魅力。



下一步,天津商業大學“老字號、正青春”暑期社會實踐團將在此次調研的基礎上,整理調研資料、開展線上調研、形成調研成果,為老字號企業守正創新發展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