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天津教育報》報道我校援疆支教團先進事跡。支教團為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和社會主義法治精神,以國家憲法日為契機,開展“法治宣傳潤邊疆,共繪和諧新篇章”主題實踐,通過“四個一”活動 在邊疆地區為青少年和群眾普及法律知識, 播撒法治種子。
報道原文如下:
天津商業大學援疆支教團化身普法先鋒 在邊疆播撒法治種子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這里是‘天商之聲’廣播站,歡迎來到今天的《法治天地》小課堂。在這里,我們將一起學習法律知識,探索法治精神,守護校園公平與正義,做新時代學法守法好少年。”新疆于田縣第一小學的廣播室里傳出天津商業大學支教團成員的聲音。前不久,支教團為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和社會主義法治精神,以國家憲法日為契機,開展“法治宣傳潤邊疆,共繪和諧新篇章”主題實踐,通過“四個一”活動 在邊疆地區為青少年和群眾普及法律知識, 播撒法治種子。
傳遞一種聲音,深耕法治理念。在于田縣第一小學,“天商之聲”廣播站成為支教團 成員普法宣傳的重要陣地。支教團成員精心策劃系列廣播節目,面向學生進行普法宣傳, 內容涵蓋法律常識、案例分析和法律維權等多個方面,采用貼近學生生活、易于理解的方式,引導學生牢固樹立法治觀念,自覺堅守法律底線。
上好一堂思政課,融合法治教育。《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支教團成員創新教學方法,結合自身法學專業素養,組織模擬法庭辯論活動。學生們分別扮演法官、檢察官、律師和原被告人等角色,圍繞模擬案件展開辯論,真切地體會到法律的公正與威嚴,增強了遵守法律的自覺性。支教團成員還在班級內繪制法治宣傳黑板報,將法治觀念深植于心,實現了思政教育與法治教育的有機融合。
做好一次專題培訓,強化法律認知。為進一步提升幼兒教育工作者對未成年人保護的意識,支教團成員為當地幼兒園教師開設一次別開生面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專題培訓課,詳細講解了未成年人保護的法律條款、學校及家庭的責任和義務以及未成年人權益的保障措施等內容,進一步強化了幼兒教育工作者對未成年人保護的認識和責任感,為營造安全、健康的校園環境夯實了法治基礎。
繪制一面普法墻,點亮鄉村法治之光。 支教團成員走出校園,深入阿熱勒鄉拉依喀村開展“送法下鄉暖民心,法治陽光照鄉村”墻繪志愿服務活動。他們利用自身特長,為鄉村墻壁繪制一幅幅生動的法治宣傳畫。這些墻繪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和栩栩如生的畫面,向村民普及憲法、民法典等法律知識,營造濃厚的法治氛圍,有力推動當地村民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風氣,為鄉村法治建設注入新活力。
于田縣第一小學學生乃菲薩說:“我特別喜歡支教老師帶來的模擬法庭課和廣播節目。我感覺自己就像電視里的大律師,為了正義辯論,這讓我明白法律是公平正義的。廣播里講的法律故事都特別有趣,我從中學到好多在生活中有用的法律知識。以后,我要做一個懂法守法的好學生。”支教大學生蘇旭鑫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事關國家和民族未來,事關千千萬萬家庭幸福安康。作為一名法學專業大學生,深知法律普及責任之重,能夠利用專業所學為邊疆教育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踐行法律人的使命,我倍感榮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