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影视合集在线播放入口在线观看平台 ,人妻无码福利_DVD最新电影在线观看

媒體天商
首頁 > 媒體天商 > 正文
津云客戶端報道我校“一路向北”暑期社會實踐隊赴京津冀開展實踐活動
2025-08-16

8月12日,津云客戶端報道我校“一路向北”暑期社會實踐隊赴京津冀開展實踐活動。日前,跨越京津冀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天津商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一路向北”暑期社會實踐隊深入北京市懷柔區渤海鎮、寶山鎮及河北省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等村鎮,圍繞“云啟紅韻·青耕鄉野”主題,將紅色文化傳播、非遺技藝傳承、數字助農實踐與鄉村振興調研相結合,用青春的腳步丈量北方的廣袤大地,以創新的實踐形式為鄉村發展注入了勃勃生機與嶄新活力。

報道原文如下:

天津商業大學“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在京津冀開展

2025-08-12 18:39 津云

日前,跨越京津冀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天津商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一路向北”暑期社會實踐隊深入北京市懷柔區渤海鎮、寶山鎮及河北省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等村鎮,圍繞“云啟紅韻·青耕鄉野”主題,將紅色文化傳播、非遺技藝傳承、數字助農實踐與鄉村振興調研相結合,用青春的腳步丈量北方的廣袤大地,以創新的實踐形式為鄉村發展注入了勃勃生機與嶄新活力。

數字“云播”:讓長城精神“聲”入人心

實踐隊首站為渤海鎮北溝村的慕田峪長城精神傳承館。隊員們通過直播形式,化身云端講解員,向線上觀眾講述“長城建造史”“戍邊文化”“精神傳承”三個展區內容,通過明代戍邊兵器、長城磚窯遺址復原模型等展品,系統了解長城從軍事防御工程到文化象征的演變歷程。直播累計點贊超2.2萬次,互動區留言量達200余條,擴大了紅色文化傳播范圍。

隊員參觀長城精神傳承館(張韶涵 供圖)

慕田峪長城展覽館“紅色記憶”板塊(安璟慧 供圖)

非遺煥新+數字助農:搭建傳統現代“趣味橋梁”

通過直播賦能非遺、創新農產品營銷、科技輔助農業等舉措,實踐隊為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動能。

在河北滕氏布糊畫有限公司,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撕紙成畫”技藝。實踐隊開設專場直播,并設置“非遺小課堂”,讓觀眾近距離感受非遺魅力。隊員紛紛表示:“非遺傳承需在堅守內核的同時,探索與當代對話的新路徑。”

隊員聆聽“和平昌盛圖”制作過程(張韶涵 供圖)

非遺傳承人演示“撕紙成畫”(安璟慧 供圖)

一路向北實踐團走進豐寧農特產品銷售店開啟直播助農活動,歷時1小時19分39秒的直播中,多項數據彰顯青春賦能鄉村振興的實踐成果。直播曝光量達3237人次,415人進入直播間,計傭金額609.76元,互動數據更顯活躍,邁出農特產品線上外銷的扎實步伐。團隊以直播為紐帶,連接豐寧農特產品與線上消費市場,既用數據驗證青春助農的可行性,也為優化直播策略、深化產銷銜接積累經驗。

直播幕后花絮(張韶涵 供圖)

普法惠民+鄉村振興:繪就鄉村振興“多元圖景”

法治是鄉村善治的基礎。實踐隊深入鳳山鎮廟溝村,為留守老人開展普法反詐宣講。隊員將典型案例改編成快板段子,同步在直播間播出。活動現場,老人們舉著“不輕信、不轉賬”的手牌參與互動。82歲的張奶奶在活動后表示,村里道路變寬、廣場建成,日子越來越紅火。

實踐團轉至喇叭溝門中榆樹店村,隊員們采訪了黨的二十大代表、村黨支部書記彭興利。扎根農村41年的“草帽書記”,以其深入基層的工作作風,引領鄉村經濟振興。從80年代的玉米制種到養牛業,再到引導村民發展民俗旅游,他不斷創新,適應政策與市場變化。民俗旅游成功后,他轉向黃花產業,引進新品種,建設加工廠,提供穩定就業,推動鄉村經濟多元化。強調產業支撐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注重生態環境保護,結合養老產業,打造宜居宜游的美麗鄉村。

彭書記介紹喇叭村前后面貌(安璟慧 供圖)

實踐隊隊員合照(張韶涵 供圖)

從指尖屏幕到廣袤田野,天津商業大學“一路向北”實踐隊以青春之名勇毅啟程,架起了一座融通數字鄉村與紅色文化的堅實橋梁。 這場“云”與“鄉”的雙向奔赴,不僅為京津冀鄉村振興注入了鮮活的創新動能,更讓青年學子在躬身實踐中,讀懂了腳下這片充滿希望的鄉土中國。指導老師宋立斌表示:“這支年輕的隊伍將繼續以腳步丈量責任,用行動詮釋使命,讓鄉村振興的夢想在希望的田野上茁壯成長、生生不息。”(記者 岳珊 通訊員 高若然 張恩千 王勇卿)

來源: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 作者:張孟凱 編輯:張孟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