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日報網、學習強國、《天津教育報》微信公眾號、津云客戶端報道中國(天津)數字碳中和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報道原文如下:
6月24日,第六屆世界智能大會“雙碳科技與智能賦能”中國(天津)數字碳中和高峰論壇在津南區政府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由天津市政府、科技部、世界智能大會組委會指導,津南區人民政府聯合市相關部門主辦,海教園管委會、天津商業大學及“雙碳”研究院共同承辦。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環境工程專家、“雙碳”研究院名譽院長郝吉明,中國工程院院士、火箭軍研究院研究員、環境工程專家、“雙碳”研究院首席科學家侯立安,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教授、智能電網專家王成山,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副司長傅小鋒,市政府副秘書長許穎悟,津南區委書記王寶雨,區 委副書記、區長楊灝,天津商業大學黨委書記史習紅,黨委副書記、校長葛寶臻出席。津南區委常委、區委辦主任、海教園管委會專職副書記、常務副主任郭建華主持。

高峰論壇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國家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部署,依托津南區建設天津市“雙碳”工作先行示范區先期成果,聚焦“雙碳”領域,緊扣時代脈搏,推動數字化、智能化路徑與碳中和目標有機結合,深入探討數字碳中和的新思路、新路徑、新舉措,廣泛凝聚創新共識,共謀綠色高質量發展。論壇邀請院士專家、政府部門、高校院所、大型企業和行業協會等,共同探討5G、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雙碳”領域的實際應用與發展前景,形成“數智”控碳示范路徑。“雙碳”研究院最新研究成果、津南區“雙碳”創新宣言、海教園“雙碳”領域“揭榜掛帥”榜單接續發布,是一場高規格的“雙碳科技”思想盛宴。
傅小鋒在致辭中表示,科技部非常關注“雙碳”與“科技”協同發展,將加快推動綠色低碳轉型作為當前重點工作。本次論壇以“雙碳科技與智能賦能”為主題,突出科技創新在“雙碳”目標實現中的關鍵支撐作用。希望各位院士、專家、企業家借助論壇暢所欲言,為“雙碳”目標實現出謀劃策,用好科技創新這一有力武器,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的能源體系、產業結構、生活方式和空間格局,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許穎悟指出,市委、市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擺在突出位置,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確保實現“雙碳”目標。津南區在全市率先創建“雙碳”工作先行示范區,并采取切實有力的舉措貫徹實施,為全市綠色高質量發展作出了表率。希望與會各方堅持創新驅動、加強“雙碳”服務、突出數字賦能,運用數字技術加快推動“雙碳”科技領域技術攻關,共同探索具有天津特色的低碳發展模式。

王寶雨對出席論壇的領導和嘉賓表示感謝,并簡要介紹了津南區在生態、創新、產業、會展、人才等方面的多維優勢。他表示,作為天津黃金寶地中的“寶中之寶”,津南區肩負著服務推進北京天津“大雙城記”和津城濱城“小雙城記”的歷史使命,一定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統籌做好生態環境治理、產業結構調整、經濟轉型升級等各項工作,全力打造科創會展城和天津重要增長極。希望大家借助論壇共聚一堂、共話“雙碳”、共謀新局。

史習紅在致辭中強調,天津商業大學主動響應國家“雙碳”戰略目標,積極謀劃推進“雙碳”人才培養,切實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蓄力賦能。在“雙碳”研究院成立即將一周年之際,舉行數字碳中和高峰論壇,既是匯報工作成果,也期待與各位嘉賓共謀發展。希望研究院繼續發揮科技創新優勢,努力成為“雙碳”科技攻關的重要基地,爭做“雙碳”研究的先鋒力量,為打造“雙碳”津南樣板、探索形成“天津經驗”提供技術支撐和智力保障。

活動現場,天津商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雙碳”研究院院長陳冠益發布院士領銜課題成果和“雙碳”研究院最新研究成果。《津南區建設天津市“雙碳”工作先行示范區的實踐探索與發展戰略研究》和《津南區減碳降污協同增效機制與路徑》兩個課題,在碳排放系數修訂、減排潛力測算、減碳重點對象識別等方面取得階段性研究成果。碳管理智慧平臺軟件、生物質氣化制備綠氫技術等五項“雙碳”研究院最新研究成果重磅發布,為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和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具體解決方案。

楊灝在發布《“雙碳”創新宣言》時表示,津南區作為全市唯一的“雙碳”工作先行示范區,力爭率先完成“雙碳”任務,為天津市如期實現“雙碳”目標貢獻科技解決方案、樹立綠色發展樣板。未來,將致力于在推動綠色低碳技術研發、綠色低碳成果轉化、綠色低碳產業升級、綠色低碳碳匯措施、重點領域節能降耗、綠色低碳支持體系、綠色低碳文明發展等七個方面形成示范,努力下好“雙碳”創新“先手棋”,加快推進津南區綠色高質量發展。

津南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于瑞均發布“雙碳”領域“揭榜掛帥”榜單。其中,技術攻關需求20項,分別來自榮程鋼鐵、海爾洗滌電器、南方創業集團等企業,均為來自企業生產一線的關鍵技術難題;成果轉化需求25項,分別來自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商業大學、阿里云、海爾等高校和公司,均為成熟度高、市場前景好的高質量技術成果。榜單后續成功對接的,津南區將擇優立項并予以最高200萬元財政資金配套支持,助力企業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高峰論壇邀請3位國內“雙碳”領域頂級院士專家出席,6位國內外學界和業界重量級嘉賓作主旨演講。郝吉明院士表示,“雙碳”目標的實現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撐。“雙碳”研究院成立近一年來,依托津南區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優勢,聚焦津南區爭創天津市“雙碳”工作先行示范區,圍繞高端智庫、戰略規劃、人才培養、技術創新、成果轉化、零碳園區、低碳會展、企業降碳等方面,為政府、行業和企業提供綠色轉型解決方案,探索創新驅動“雙碳”目標實現的“天津經驗”,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津南樣板”。

侯立安院士圍繞津南區建設“雙碳”工作先行示范區戰略研究項目,提出“分析現狀—構建指標—制定戰略—實施措施—保障機制”系統思路,聚焦“雙碳”目標分析津南區碳源和碳匯現狀,構建津南區“雙碳”高質量發展評估指標體系,制定津南區“雙碳”工作先行示范區減污降碳戰略對策。他表示,未來將和“雙碳”研究院的同仁們一起,為京津冀乃至全國“雙碳”戰略提供智力支持和技術支撐。

王成山院士指出,“十四五”時期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要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因此,電力系統轉型對于我國實現“雙碳”戰略目標至關重要,承擔著我國能源結構轉型的重大使命。加強智能輸電、配電、用電建設,推動多能互補的智慧能源建設,對電力行業“雙碳”工作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論壇開啟了建設“雙碳”工作先行示范區的國際對話交流。今年恰逢中英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50周年,英國作為第六屆世界智能大會主賓國首次深度參與大會。Thoughtworks中國區首席執行官張松以英國主賓國嘉賓身份出席論壇并作主題演講,從真實案例出發,分享數字化在產業零碳之路的具體應用,探索科技驅動產業的零碳之路。來自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外籍教授吳春飛圍繞“碳捕集與轉化的集成應用”主題,從技術和經濟兩個角度,闡述碳捕集與轉化技術的研究現狀及應用前景,打通零碳之路的“最后一公里”。

論壇重點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中國林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余紅輝結合工作實際,介紹中林集團在“雙碳”領域的實踐行動與科技創新,積極探索森林資源等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阿里云深耕天津,多項創新技術亮相論壇“揭榜掛帥”榜單。阿里云智能副總裁熊務真以“數字技術驅動綠色低碳發展”為主題發表演講,探討以數字化+智能化的技術手段加速碳中和戰略落地。海爾能源動力有限公司總經理柴紀強圍繞海爾“雙碳”創新實踐,分享卡奧斯智慧能源平臺在智慧電力、智能運維、壓縮空氣、賦能政府等重點領域場景的樣板經驗。

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教委、市科協相關負責同志和天津能源投資集團、榮程鋼鐵、新天鋼、三峽電能、鐵塔能源、海爾能源、德龍集團、阿里云、泛亞咨詢、泰達股份、泰達環保等重點企業負責人參加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