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影视合集在线播放入口在线观看平台 ,人妻无码福利_DVD最新电影在线观看

媒體天商
首頁 > 媒體天商 > 正文
津云客戶端報道我校副校長陳冠益教授
2022-10-17

10月13日,津云客戶端以“潛心固廢處理 建設美麗中國”為題報道我校副校長陳冠益教授。

報道原文如下:

迎盛會 鑄忠誠 強擔當 創業績 旗幟·榜樣

潛心固廢處理 建設美麗中國

── 記天津商業大學教授陳冠益

2022年10月13日 本報記者 張璐

為了讓垃圾填埋場的廢棄物變廢為寶,天津商業大學陳冠益教授在長期研發的熱解氣化技術基礎上,經過一年多的技術攻關,終于研發出了第3.5代熱解氣化技術。記者采訪時,他正忙著為天津垃圾填埋場設計垃圾處理中試工業化裝置。“這個中試裝置一天處理量可達3—5噸,預計年底前完成。未來這個裝置可以放大100倍,單臺裝置每天可以處理垃圾300—500噸,結合天津的垃圾填埋場進行示范應用,進而推向全國。”陳冠益告訴記者。

陳冠益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娃,從小目睹了稻稈等生物質廢棄物的露天焚燒及直接炊事燃燒給環境帶來的嚴重污染,能夠將這些“變廢為寶”是他一直的夢想。多年來,陳冠益一直致力于生物質廢棄物清潔高效利用技術的研發創新。“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具體方案,是我心中永恒的責任。”陳冠益說。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從聚焦農業生物質廢物的第一代熱解氣化技術,到針對垃圾填埋場陳腐垃圾處理與利用的第3.5代熱解氣化技術,在探索固廢生物質處理這條路上,陳冠益一干就將近30年。

“我們最新研發的熱解氣化技術可以把陳腐垃圾轉化為燃氣、RDF燃料,同時把腐殖土制備成肥料,可用于園林綠化或者熱脫附后制造陶粒等,同時滿足能源和土壤利用的需求。”陳冠益告訴記者:“我們和企業合作設計的中試工業化裝置,明年就能結合北辰區的雙口垃圾填埋場、津南區的大韓莊垃圾填埋場進行示范,讓廢物實現循環清潔利用。”

垃圾、秸稈、藥渣等固廢生物質出路,是我國環保領域“卡脖子”的關鍵問題。面向國家和社會重大需求,多年來,陳冠益聚焦廢棄物生物質出路問題,以清潔處置與高效利用為突破,創新熱解氣化技術,推動了我國廢棄物處理技術的升級與應用模式的探索變革,促進了我國熱解氣化處理技術的快速發展,提升了我國在這方面的國際影響力。

執著地創新探索、潛心鉆研,讓陳冠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帶領團隊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及專利獎金獎7項。先后主持一批國家重要項目、國際合作項目,發表論文300余篇,授權國內國際發明專利近40項,制定國際標準1項。

據統計,陳冠益團隊的熱解氣化技術已經指導和應用于工程項目近百項,累計處理廢物近8000萬噸,產生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近百億元,環境社會效益巨大,相關技術輸出至澳大利亞、泰國、印尼、埃及、瑞典等國家。

來源: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 作者:張孟凱 編輯:張孟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