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中國日報網報道了我校“e路暢青”社會實踐隊在津開展暑期社會實踐,通過實踐深入了解社會、融入社會、服務社會的情況。
原文如下:
天津商業大學“e路暢青”社會實踐隊開展暑期社會實踐
哆啦A夢、小豬佩奇......一幅幅絢麗多彩的數字油畫在孩子們的手中呈現,這是天津商業大學“e路暢青”社會實踐隊在武清區楊莊村黨群服務中心開設的公益美術小課堂。這支實踐隊由3名指導教師和8名來自金融學、經濟學、財政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專業的學生組成。近日,他們利用暑假的休息時間,開展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走出校園,走進社會大課堂,在實踐活動中深入了解社會、融入社會、服務社會。
關注鄉村教育,開設公益小課堂。開展教育幫扶是這次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指導教師的帶領下,實踐隊來到武清區楊莊村,通過開展“同心鑄未來,明日更精彩”暑期公益小課堂,對村里從小學二年級到初中三年級有需要的孩子進行義務輔導,包括油畫等素質教育拓展和學業問題答疑,充實孩子們假期生活的同時,也讓隊員們更加明確了自己身上的責任,鄉村教育任重而道遠,更加堅定了服務鄉村教育的決心。
關注社區治理,走訪便民服務中心。實踐隊來到西青區大寺鎮龍居九區開展社區服務管理調研,深入了解新時期社區管理新模式和管理成效。通過與居委會相關負責人的座談、入戶訪談和對綜合便民服務中心的參觀學習,隊員們真切地感受到了社區網格化建設工作的成效以及社區網格化管理發揮出來的“大服務”,特別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時期,通過網格精準化服務,進一步提高了社區群眾的安全感和生活滿意度。便民中心的一站式”服務也大大簡化了群眾的辦事流程,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將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真正落到了實處。通過本次調研,隊員們深刻認識到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并收集到了大量的社區服務管理一手的寶貴數據,將通過案例和數據分析研究新時期社區管理模式,為社區治理提供可行性的調研報告。
關注鄉村產業,助力蘆葦畫營銷。實踐隊以社會活動為平臺,落實黨史學習教育成效,在實踐活動中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宮家屯村作為靜海區重點示范村,不僅建有村史館、愛國教育基地,還有極具特色的蘆葦畫產業,但蘆葦畫的銷售卻還是線下的傳統營銷模式,銷售和宣傳渠道都較為狹窄,公眾的認知度也較低。實踐隊來到蘆葦畫制作坊,在工匠老師的指導下體驗了蘆葦畫編制的艱辛和不易:就地取材加工,再經過從繪畫到制作的13道手工工序,將一根根蘆葦編織成一幅幅美麗的畫卷。并結合自己的經濟學專業優勢和產業負責人就蘆葦畫的線上推廣和品牌設計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并達成一致,團隊將結合自己所學,通過“科技助農”為蘆葦畫特色產業設計營銷策略,開發電子商務平臺,助力鄉村經濟振興。(中國日報天津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