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叔叔拿著錢,對我把頭點……”這首兒時常常掛在嘴邊哼唱的歌謠,讓我們從小就懂得了撿了東西要歸還的道理。拾金不昧,仿佛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卻蘊含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那些拾金不昧的人,拾起的不僅是“金”,更是他們如金子般閃閃發光的心靈,讓我們感受到美德的可貴。日前,我校管理學院工商管理類1801班趙軒逸、劉憶、馮緣、董金玉四名同學就將這個口耳相傳的品德付諸于實踐當中。她們及時報警,將撿到的證件、銀行卡等貴重物品及近1萬元現金及時歸還失主,用實際行動彰顯出天商人的社會擔當。
拾金不昧 小事不小
2018年12月28日晚八點,趙軒逸、馮緣、董金玉、劉憶一行四人,在從西青大學城返校的出租車上,偶然發現被遺落在后座的公文包。一經查看,她們發現公文包里有身份證等重要證件。四個人閱歷尚淺,從未遇見過這種情況,仿佛是影視作品里的場景讓劉憶她們一度有些茫然,可很快,她們便下定決心要將公文包送還到給失主。“公文包里都是重要的證件,失主找不到肯定會很著急。況且撿到東西交給警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們要誠實守信,拾金不昧。”劉憶回憶道。之后她們馬上撥打110向警察說明情況,下車后在瑟瑟寒風中等待,只為將公文包親手交到民警手中。劉憶說:“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安心。”完事已經9點多了,她們將這件事畫上句號,便往學校趕。
當天晚上10點過后,接到了滴滴客服的電話,得知警方已經與失主取得聯系,歸還了失主證件、銀行卡及近1萬元現金。得知公文包里的現金有近1萬元時,劉憶也很驚訝,“不知道有那么多錢,我們認為只是一件小事,隨手傳播正能量。”四人得知后很激動,心也終于徹底放下來。“拾金不昧是傳統美德,也是家長從小教育我們的觀念。能夠助人為樂,對我的人生很有意義。”趙軒逸說到。
傳遞誠信 感恩前行
事后,失主反映,丟失的公文包對其十分重要,內有證件、銀行卡等貴重物品及近1萬元現金。四位學生的輔導員穆懷放說道:“失主的證件第二天就有急用,她們當天晚上迅速報警,警察才有可能第一時間聯系到失主,她們不但拾金不昧,而且特別及時,避免了失主不必要的損失。”失主事后也聯系到四位學生,想要當面感謝,而她們婉言謝絕,“我們做的就是撿到錢包,報警,然后親手交給民警而已,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而且理所應當的小事,是我們每個公民都應該做的。”劉憶說道。雖然一再推脫,失主還是堅持來到學院,為這四位拾金不昧、傳遞誠信的學生送上錦旗表達謝意,為她們的擔當點贊。
趙軒逸、劉憶、馮緣、董金玉四位同學,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拾金不昧的真正含義。在她們看來,拾金不昧是追尋自己認為正確的選擇,是人與人之間的溫暖與信任,是“雖善小仍為之”的人生信念。“以后遇到類似的事情仍然會這樣做,如果有名片也會直接聯系失主。”趙軒逸說道。在穆懷放眼里,四位學生學習踏實努力,平日積極參加班級組織的各類活動,都是熱心乖巧的好孩子。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在人生的旅途中,她們會繼續秉持感恩之心,砥礪前行。(校報記者 許樂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