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曾作為支教隊員,跟隨老師遠赴新疆支教,在大漠綠洲留下印記;他曾任外國語學院團委副書記,在辦公室留下過辛勤工作的身影;他是團支部書記、班主任助理,勤勤懇懇為班級服務,不辭辛苦為學弟學妹“指路”。他就是我校天津市優(yōu)秀共青團員,外國語學院英語1702班的薛焱智。
“日積月累,從一點一滴做起”
“篤學敏思,學無止境”這是薛焱智對自己在學習方面的鞭策。雖然高考時第一志愿不是英語,但陰錯陽差被調劑到英語專業(yè)后,他漸漸發(fā)現了英語學習的樂趣,覺著這個專業(yè)也很適合自己。“學習應日積月累,從一點一滴做起。我會每天定時定量的學習,平時多做總結,強化吸收。”高效學習方法也確實在實踐中奏效,他因此獲得了國家勵志獎學金、校級獎學金。2020年底,他被學校推薦參評天津市海河自強獎學金評比,并最終順利斬獲。“得獎對我而言是一種鞭策,我會繼續(xù)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學習之余,他也追求全面發(fā)展,“我是一個不愿意閑下來的人,愿意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去拓展視野。”因此,他積極尋找隊友、指導老師,組建大創(chuàng)團隊,最終獲得校級立項。在學校思政課大賽中,他與隊友共同收集資料、撰寫講稿、制作PPT,最終獲得校級三等獎。在暑期社會實踐中他是隊長,在學業(yè)生涯規(guī)劃大賽、言誠話劇大賽等諸多校級、院級賽事中,他也活躍其中,并獲優(yōu)異成績。他注重體育鍛煉、積極報名參加學校運動會,取得過校運會男子1500米第三名。他還先后入選了我校黨委學工部首屆弘毅班及學校第三批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yǎng)工程。
“最忙的時候常常工作到深夜”
作為團支書,他主要負責支部內入黨推優(yōu)、三會兩制一課、團日活動等各類團口事務工作。“團支書的工作歷來都是繁瑣、需要極大耐心的,只有更認真、更仔細、更下功夫,才能做好工作,最忙的時候常常工作到深夜。”而他也的確將這“三更”原則發(fā)揮到極致,以兢兢業(yè)業(yè)的工作態(tài)度出色完成了團支書工作,并帶領班級連續(xù)兩次榮獲校級先進班集體、校級優(yōu)秀團支部。
從團委辦公室干事一步步成長為學院團委副書記,在老師指導下,他主要負責黨團建設工作。他帶領部門累計組織填寫、整理審核、收發(fā)移交入黨申請人、入黨積極分子等各類黨建材料近9000余份。負責外國語學院智慧團建系統(tǒng)的日常維護,運營1個團委賬號和35個支部子賬號,累計錄入智慧團建信息1500余人次,轉出團員600余人次。同時,他整合團委資源,開設學生團校,創(chuàng)立團校部,加大團干培訓力度,提高團干工作技能。主辦三屆學業(yè)生涯規(guī)劃賽,帶領成員獲得校級特等獎。
他還競聘并成為了班主任助理,協助班主任出色完成英語1902班的迎新任務。有一天晚上,班里的新生燙傷了腳,薛焱智接到求助電話后第一時間趕到宿舍,把受傷新生從五樓背下,在深夜趕往專治燙傷的醫(yī)院,全程在場對新生看護,直到新生得到妥善醫(yī)治。“背著她上下樓檢查、治療,當時都感覺不到累。把新生安全送回宿舍之后才發(fā)現后背已經被汗水浸濕了一大片。”他的種種工作也備受師生認可,先后獲得過校級優(yōu)秀學生干部、校級優(yōu)秀團干部、校級優(yōu)秀團員標兵,外國語學院十佳青年、勇于實踐年度人物等榮譽稱號。
“希望把擁有的知識和技能都教給他們”
2018年上半年,薛焱智跟隨學校帶隊老師前往新疆和田進行了一個學期的支教。提及前去支教的原因,他說,“原本更多的是想去磨練自己,不過真正站到講臺的那一刻,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眼神讓我深受觸動,我希望把擁有的知識和技能都教給他們,這也是我們所有支教隊員的共同心愿。”按照工作分工,他擔任了語文老師。“我所教科目是語文,針對部分少數民族同學基礎薄弱的情況,我通過朗讀課文、課堂小測等方式鍛煉學生們的誦讀能力、書寫能力。另外在課堂上我還會給孩子們穿插一些小故事,為他們打開一片新的天地,讓他們暢所欲言,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提高口語交際能力。”他不光關注孩子們的學習,也秉著“絕不落下一個”的原則與貧困學生結對子,帶領他們舉辦各種手工、舞蹈活動,幫助他們拓展興趣愛好,拓寬視野。
在擔任支教分隊隊長時,他配合帶隊教師做好管理工作,帶領分隊進行日常教學工作,組織協調六一匯演,開展座談和文藝節(jié)目排練等集體活動,和分隊同學承擔支教學校圖書館的搬遷整理工作。作為支教團宣傳編輯,他每周精心撰寫文稿,推送工作簡報9期90000余字,協助老師完成快閃《我們都是追夢人》的音頻錄制,并于學習強國平臺發(fā)布。他還參與到支教團舞蹈表演《紅旗頌》中,先后在和田地區(qū)玫瑰旅游風情文化節(jié)和于田縣“七一”晚會中上演,收獲領導群眾認可。因為工作認真,他先后獲和田地區(qū)優(yōu)秀支教工作者、天津商業(yè)大學支教團優(yōu)秀個人等榮譽稱號。
除了要給孩子們上課,他也有自己的課程需要兼顧。支教期間,他白天要備課、上課,負責各類工作,晚上還要自學功課。面對時間緊、課業(yè)難的困境,他合理安排課業(yè)進程,最終英語聽力、英語口語、英語寫作等8門功課都獲得90分左右的高分。支教結束回校后,在馬克思主義學院老師支持下,他結合支教經歷,在思政課上展開宣講,為學弟學妹們分享心得。“支教生活讓我快速成長,對基層有了全新的認識,也有了未來投身基層建設的想法。”(審稿:楊璐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