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旁的顏料和調色板有序放置,手中的畫筆將面前的靜物勾勒得明暗有致、清爽和諧。聽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他匆匆放下畫筆,疾步走向房間的另一端,拿起刮刀修改著面前的作品。他始終以“被他人需要”來要求自己,他就是我校藝術學院優秀畢業生視覺傳達設計1804班苑天琦。
且行且思 忠于責任
談及最初創業契機,他提到一段特別難忘的工作經歷,“大二之前,我在教輔機構兼職助教,工作就是做好學生與授課老師之間的銜接。”這份工作雖然不算復雜,但有所啟迪,苑天琦開始思考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他坦言,“在那段日子里,我最大的收獲是我終于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這也成為日后他創立白日夢想家設計有限公司的初心。他和同伴不斷尋找實習的機會,一點點摸索創業方法,漸漸熟悉了企業的經營模式和商業邏輯。在積累了工作經驗后,創立設計公司的想法就此萌生。
白日夢想家初具雛形,作為公司負責人甚至是主心骨,他發現這并不是一個簡單的管理者或領導者的角色,他表示,“這是一份責任,它意味著無論公司在哪個方面有問題,都需要我第一個沖上去。”大到一項合作的洽談,小到一張海報的設計,只要有需求,苑天琦一定會親力親為。雖然公司收益不高,但也要保證其他成員的基本利益。苑天琦說,“能遇到志同道合并一起創業的朋友實屬不易,而最難得的是公司上下同心協力。”正是這樣的奉獻精神和責任擔當,成就了白日夢想家設計有限責任公司的企業精神及核心競爭力。
致知致用 追求卓越
作為設計公司,必不可少的就是整體的創新創作氛圍。在苑天琦眼中,創新是“不可求”的。他對藝術創新有獨特的理解,“靈感無處不在,但如果只是從課本和已知中尋找,往往收獲不多。”因此,他常常將靈感寄托于生活,面對一籌莫展的設計方案,他不會讓自己陷入局限性的思考,反而會讓自己慢下來、走出去,和老朋友敘敘舊,亦或是去讀一本書,靈感就會悄然而至。
苑天琦對于大學生如何培養創新思維,給出了自己的想法,“創新無處不在,其形式也可能是一種思想、一項制度或者一種方式,是抽象的。雖然創新是抽象的,但其表現形式是具象的,且看重實質和行動。”現在,很多學生積極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他認為,“青年學生應把‘大創項目’視作了解創新創業的機遇,認真對待、好好把握,為將來實現創新創業提前積累經驗。要積極尋求實習實踐機會,時刻把自身價值與社會需要緊密聯系在一起。”
群策群力 銳意進取
在校期間,苑天琦有著非常豐富的課余生活。從學院團委到黨建辦、從辯論社到演講團,天商的每個角落都曾留下他忙碌的身影。他是院辯論社的主要成員,曾獲得藝術學院新生辯論賽的亞軍。通過參加比賽,使他擁有更為邏輯化的思考方式,語言表達能力也顯著提高。他還踴躍報名校演講比賽,最終,獲“天商演說家二等獎”。
苑天琦始終以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注重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他表示,“哪怕我已經從天商畢業,但只要學校需要我,我都會立刻回去。”一次次活動的有序組織,一篇篇推文的編輯審核,苑天琦卻始終樂在其中。比起成為優秀的人,他更愿意成為一個被大家需要的人。自身價值的體現讓他感到充實與幸福。他建議學弟學妹們,“要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只要是你熱愛的事,全心全意把它做好,就是成功。”一路走來,苑天琦幫助了很多人,也收獲了更多溫暖與感動。每當他有困難或者需要幫助時,學院團委以及黨建辦的老師同學們都會第一時間向他伸出援手。工作中充滿著這樣溫暖的點滴,這讓苑天琦更加踏實和篤定。
“創新創業源于生活,個人價值在于奉獻。”秉承著自己的信念,苑天琦將繼續在自己熱愛的道路上不斷突破,砥礪前行。遠行的帆已拉滿,待到疾風勁起時,勇立潮頭,奔向遠方!(審稿:楊璐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