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韓大元曾說:“憲法看起來很遙遠,其實它很生活,一個人從出生,到上學、就業,再到年老,都離不開憲法,憲法能夠保障公民體面地有尊嚴地生活?!痹陧n教授的熏陶下,肖維在學習上研讀法學,致知力行踵事增華;于工作上深入法學,行穩致遠進而有為;于比賽上活用法學,穩扎穩打為者常成,在弘揚法治精神的道路上從未停留。她就是我校第八屆“學憲法 講憲法”比賽全國冠軍一等獎獲得者、法學院法學2103班肖維。
把握學習“圓心”,立足“出發點”
法學涉及大量的法律文獻和案例分析,需要進行深入的閱讀和理解,這對于初學者來說是一項挑戰,因此肖維將課前預習、課上積極討論靈活運用,更好地理解課堂內容。法學專業有許多復雜的專業術語和概念,她深入研讀、仔細研究,不斷加深對法律概念的理解和記憶。她創建詞匯表,記錄并解釋重要的法律術語和概念,期間閱讀優秀的法律論文和案例分析,學習其中的論證方法和寫作技巧?!氨M小者大,慎微者著”她是這樣想,亦是這樣做。“法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每一個法律人都應該以嚴謹的態度面對錯綜復雜的案件,以虔誠的心態對待心中至高無上的法律的尊嚴。”
在專業學習上,法學生可能要背最多的書,考最難的題,肖維常年位居總績點第一?!皩W習不僅僅是死記硬背,還要努力理解知識的本質和背后的原理,并能夠將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她堅持制定學習計劃,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用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達成學習目標。她還會及時進行正向反饋與自我鼓勵,這促進她形成良好心態,在法學的學習道路上也更加堅定。兩年來,她斬獲了第二屆“應急科普華夏行”大學生公共衛生專題競賽一等獎、全國高校青年互聯網人才技能大賽初賽二等獎等國家級獎項,還獲得省級、校級、院級多項榮譽,她分享道,“比賽和活動通常伴隨著競爭和挑戰,參與者需要具備競爭意識和適應能力。這種競爭意識和適應能力的鍛煉,幫助我在學習中從容應對壓力和挑戰,提升自己的學習效果和成績。”
擴展工作“半徑”,找準“結合點”
在常學常新中找準工作方向、在善思善悟中提升工作本領、在謀事成事中增長工作才干。在學生工作上,肖維擔任學習委員、學生會學習部部長等職務,獲得了“天津市優秀學生干部”榮譽稱號,幫助班級成員獲得校級獎學金率提高至超過30%,帶領著本班同學積極參加實踐課程,在學習上為同學答疑解惑,所在班級被評為“校級先進班集體”。作為學生會學習部部長,她主辦最美讀書筆記評選、“法院之星”優秀師生表彰大會等多項學風建設活動。期間她還參加學生干部培訓會,分享了學生干部的“八字真言”,介紹了學生干部應具備的能力要求,幫助新生班委們清晰自身職責。她表示,“有效的時間管理和優先級的設定讓我工作與學習兩不誤,并且我的工作通常涉及學習活動的組織和推動,更能促進我的學習興趣和學術素養。”
學習之余,肖維還積極投身志愿服務工作,將自己的所學與志愿服務聯系起來。在“電信詐騙”主題法律援助活動中,她向社區老年人普及相關法律知識,解決相關法律問題?!霸谶@個過程中,我得到的不僅是專業知識的拓展和對司法事務的近距離感受,更重要的是注入了一顆公正、無私、奉獻之心?!碧峒斑@些志愿活動,她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與此同時,她在法院實習,負責外出實踐報告撰寫、案例分析。在律師事務所負責撰寫各類文書、檢索法律法規、制作開庭材料等工作。超過500個小時的實習經歷給了她新的感受,“將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情境中,那些曾經在書本上的法條,在現實生活都變得生動起來。這些實踐經驗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法律的應用和實際操作?!?/p>
激發比賽“動力”,注重”落腳點”
明法于心,守法于行。新青年要做憲法的踐行者、憲法的維護者,而肖維正為此奮楫篤行。大三的課程很多,參加“學憲法 講憲法”比賽,時間緊任務重,因此在比賽期間她會平衡自己的學習和備賽,從而有足夠的時間深入理解和掌握憲法知識。同時,她還積極備考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利用多種法考資源來增強她對憲法的理解,比如一些老師總結的速記口訣或者對條款背后原理的趣味性解讀,幫助她更好地進行憲法法考題庫練習。
面對來自31個省高校的競爭對手以及比賽前的焦慮心態,在之前的小組賽過程中,她通過一道高校組必答題帶領隊伍打入決賽,充足的知識儲備和經驗讓她對決賽中的答題有十分把握。決賽環節分為必答題、搶答題和你“話”我猜,在必答題環節中,比分落后的她仍能保持沉著冷靜,迅速回憶備賽期研讀的憲法條款、修正案和案例,將其應用于比賽的實際問題和情境中,在搶答題環節穩定發揮,最終在你“話”我猜環節中搶得先機,獲得全國一等獎。回想起激烈的比賽,她表示:“參加這次比賽,最終目的并非獲獎,而是獲得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通過備賽和參賽的過程,幫助我提高了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掌握了更堅實的憲法知識基礎?!?/p>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肖維仍是那個星光下的趕路人。今后,她將繼續懷揣著夢想,做好學業規劃,鉚足勁頭為未來拼搏,用自己的努力去探索法學的奧秘,努力成為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和熟練的職業技能、合理的知識結構的專業型法學人才,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貢獻一份力量。(審稿:張文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