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同窗,一起成長;以夢為馬,各自綻放。2020年9月,來自安徽的方愉、河南的劉佳慧、四川的陳小林、內蒙古的金鑫鑫共同考入天津商業大學生物技術與食品科學學院生物技術2001班,初聚在桃李園5號樓414宿舍。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習慣卻在同樣溫和的性格下編織出各自耀眼的青春。現如今,方愉保研至中國海洋大學,劉佳慧考研至哈爾濱工業大學,陳小林考研至西南大學,金鑫鑫考研至河北大學。來自不同學校的錄取通知書,正是對414四人這段共同的拼搏時光最好的答復。

一、優秀是怎樣煉成的?
關于學習的每一天,方愉都要精心規劃。四年來,她堅持不懈地執行學習計劃,以高效的方式汲取知識,還找到了與自己節奏相契合的學習方法:上課時全神貫注,力求在課堂上就將老師傳授的知識悉數吸收;面對困惑時,積極與老師或同學交流,共同探索答案;期末復習,系統整理與總結,確保知識的連貫與完整。天道酬勤,堅持不懈的她收獲了累累碩果,成績一直位列專業第一。
對考研成功上岸這件事,劉佳慧、陳小林、金鑫鑫坦言,雖然充滿艱辛,但結果也是在意料之中。回顧三人考研之路,前期她們聽取相關專業課教師和學長學姐的意見建議,綜合考慮自身因素,確定了切合實際的目標院校和專業。備考期間,三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初試準備階段。回想考研時的經歷,三人首先想到的是每天在圖書館一起背書的日子,大家“宿舍-圖書館-食堂”三點一線,互相監督,互相鼓勵。白天的課堂筆記、晚上的模擬考試、無數次的討論與思考……三人都將自己全部精力傾注到備考當中,終換來這“意料之中”的結果。
在輔導員陳之琳的眼中,他們的成功順理成章,“共同進步是她們一致的追求。她們相互支持,相互鼓勵,全部上岸在我的意料之中。”她們的汗水澆灌出勝利之花,她們的友誼成就了彼此的成功。
二、各自閃光,共同精彩
四年時光一晃而逝,四人在大學期間都有著不同的收獲。

金鑫鑫
回想大一剛入學時,金鑫鑫憑借著一腔熱情,主動競選班級團支書一職。“其實團支書的工作比較繁忙,要按時組織團課學習、定期舉辦團日活動等,但既然肩上扛著這份責任,我就會盡力做好。”通過三年的團支書工作,金鑫鑫真正明白了奉獻的意義,并連續三年獲校級優秀團干部、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等榮譽稱號。

方愉
方愉擔任班級的生活委員兼心理委員,深受班主任董世瑞老師的信任:“協助開展宿舍安全檢查、防范詐騙知識宣傳、統計班級同學們的健康狀況……方愉總是能擅長協調學生工作與學習的時間,有條不紊地完成工作任務。” 2023年5月30日,方愉經過黨組織嚴格考核,被接收為一名中共預備黨員。在黨支部,她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積極深入社區開展專業知識宣講、投身助殘志愿服務,為助殘扶殘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陳小林
作為學院新媒體中心圖文編輯部的一員,陳小林熟練掌握各種公眾號排版以及使用視頻剪輯軟件。除了定期向學院公眾號供稿,她還經營著自己的媒體賬號。陳小林總說“技多不壓身”,在大學四年間,她也充分利用自己的空閑時間學習新的技能,例如小語種、代碼等,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

劉佳慧
回顧大學學習生活,劉佳慧在學術方面快速進步,科研能力與科研思維獲得極大提升。她特別感謝畢業設計指導老師金玉蓮老師,在她的幫助下,劉佳慧漸漸認識到自己心底對科研的喜愛,決定靜下心來做出成果來。劉佳慧在假期積極參加大學生返鄉志愿服務,“這段經歷非常珍貴,讓我更加堅決成為一個更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人。”
三、互為援手,齊肩共進
在這間學霸宿舍里,知識的交流與友誼的紐帶緊緊相連。考研過程漫長且艱難,從暑夏到凜冬,她們是研友,會一起討論復習規劃,督促彼此學習進度,分享解題技巧;她們是知己,經常互訴衷腸,相互加油打氣,疏解各自壓力;她們更是家人,悉心關照著彼此的起居與健康。回味大學四年,414宿舍的四個姐妹,日常生活中相互照顧,會一起聊起自己的偶像,放小長假一起出去旅游,課下互相提醒提交作業,溝通學習中遇到的難題。
回頭看,輕舟已過萬重山;向前看,前路漫漫亦燦燦。四年前,她們從天商啟航,滿懷希望;四年后,她們不負春光,實現夢想。祝愿四位學子前路繁花似錦,也愿所有天商學子不放棄追逐夢想,在天商遇到更好的自己!(審稿:張文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