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實踐共同的家國情懷。“習近平總書記的青年時代,猶如一站閃亮的明燈,為我們當代大學生照亮青春之路,在學習條件如此優越的時代,我們更應該堅持學習,請勤于思考,讓自己思想升華。要在大學這段人生最美好的歲月中,積蓄自己實現中國夢的能力與力量。”近日,TUC-FIU合作學院2014級學生孫嘉作為我校優秀青年學生干部的代表,參加了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組織的“憶知青歲月,踐家國情懷”體驗式學習活動,實地踏訪了習近平總書記七年知青生活的地方,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禮。
在得知自己有機會去陜西省延安市延川縣梁家河村,參觀習近平總書記當年生活和工作過的場所時,孫嘉就趕緊去買了本《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反復看了好幾遍,也做了一些筆記。“當年,習近平總書記也只不過是15歲的年紀,甚至比我們很多人的年齡還要小,在如此艱苦的生活條件下堅持履行知青下鄉的義務,并且在梁家河做出了很好的成績,習近平總書記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堅持讀書的習慣深深震撼了我。
8月21號早上,孫嘉和其他高校的學生代表一起從天津出發,來到了延安。參觀了延安革命紀念館和寶塔山,重新認識了中國共產黨歷史,重溫了入黨誓詞。第二天一大早,他們便前往梁家河村,在導游的詳細講解下參觀了習近平總書記當年造的壩地、知青井、沼氣池以及住的地方,現在這些地方叫“知青舊居”。
下午,學生代表們分小組進行實踐學習。孫嘉和他的組員們走到梁家河村村民的家里,去拜訪那些曾經與習近平總書記有過交集的老鄉。他們有幸拜訪了一位梁家河村曾經的村支書,也就是習近平總書記的入黨介紹人——梁玉明老先生。梁老先生給大家介紹了習近平總書記當年插隊過程中的一些經歷和故事,“青年習近平特別喜歡讀書,當初來梁家河村時帶了兩箱書,現在‘知青舊居’里還保存著他當年閱讀過的書,這些書都放在一個兩米高的書架上,書架擺得滿滿的。習近平總書記當初入黨的時候非常執著,一共寫了八次入團申請書和十次入黨申請書,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習近平總書記仍然信仰堅定,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通過參加此次活動,也讓孫嘉更加堅定了繼續堅持閱讀的好習慣,積極響應黨委和團委的各種活動,爭取早日入黨,奉獻自己的力量。
一位來自延安大學的副教授在窯洞里還給學生代表們上了“知青禮,知青情,知青魂”的生動一課。孫嘉說,“在這樣一個特殊的環境里進行體驗、上課,學到的東西要比在課堂上多得多,大家都感覺非常受教育。當代大學生踐行家國情懷,首要任務就是認真學好專業知識,全面提升自己,爭取拿到獎學金。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發揚自強不息、勇于創新的時代精神,磨煉自己的意志。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真心實意為老百姓辦實事的務實精神,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 (雙微記者 和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