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進他的辦公室,辦公桌整潔有序,桌上擺著近來正在翻閱標注的書籍,旁邊的書架上密密麻麻摞滿了各類專業書籍,讀書可謂他的專業底氣,他好學不倦的師者形象給筆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以“不經嚴寒徹骨,哪來撲鼻梅香”自勉,自2009年入職天商以來,致力傳道授業解惑,全情投入課題研究,不懈打造金融專業,用實際行動踐行教師的責任與使命。他就是我校優秀教師,經濟學院邵永同教授。
精心教學 誨人不倦
邵永同目前主講《證券投資學》和《期貨與期權》兩門本科生課程,并承擔研究生課程《行為金融學》和《研究方法與專業論文寫作》主講任務。在他看來,“教師精通專業知識,把課上好是安身立命之本?!?一節課短短45分鐘,邵永同往往花費好幾倍的時間精心準備,只為更好地幫助學生吸收知識?!耙话銜谱魈峋V挈領的PPT,為課堂討論和拓展發揮留足空間,并引導學生根據框架梳理知識,不提倡死記硬背?!彼€注重結合實際,收集相關文獻,關注最新研究成果,將金融行業實際應用與課本知識融會貫通講授給學生,提高他們學以致用的能力。入職以來,他的教學備受師生認可,多次獲得教學質量獎,2次獲得學校教學成果一等獎,并獲得第七屆和第八屆天津市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邵永同堅持因材施教?!敖o本科生上課要著重培養理解能力和自學能力,課堂主要是引導、啟發和討論,課后的自主閱讀、思考和實踐更為重要。而研究生的課程則注重培養科研能力,將課程內容分解成不同主題,一般通過教師設計任務——學生上臺主題匯報——教師詳細點評與補充的模式,擴展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培養學生不斷探索和鉆研意識,同時給他們演講表達的機會?!睂W生在他的啟發式教學下收獲頗多,提高了研究思考和實踐應用的能力,在畢業論文的致謝中不少學生特別提及他的教學方式,這令他十分欣慰。
潛心科研 默默耕耘
基于自身的專業背景和興趣使然,邵永同致力于金融學和農業經濟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期貨與金融衍生品。“除了教學和日常工作外,無論是晚上、周末還是假期,大部分時間都在做科研,幾乎付出了所有的娛樂時間?!比橥度朐诳蒲猩系乃阎鞒滞瓿?項國家級課題和3項省部級課題,最近1篇論文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在農業經濟領域國際頂級TOP1學術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迄今為止,在該期刊上發表論文的國內學者屈指可數。談及科研工作的經驗,他說:“要勤奮,高效完成每一階段科研任務;要嚴謹,力求每一處精益求精,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要堅持,歷盡艱辛才能收獲喜悅?!?2019年,他獲聘天津市特聘教授青年學者,2021年,他入選天津市宣傳文化“五個一批”人才培養工程。“獲評后覺得自己的壓力和責任更大了,會在自己的研究領域繼續耕耘,不負學校和社會的信任?!?/p>
提及已順利結題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研究過程,邵永同記憶猶新。這個課題的研究目標是規避農業生產經營中的農產品價格波動風險,因為沒有可參考的前例,必須踏踏實實進行實地調研。邵永同帶著課題團隊深入農村,與農民朝夕相處,了解我國農產品的種植成本、市場銷售和價格波動等方面的實際情況。調研伊始,農民對期貨調查問卷理解甚微,他帶領團隊對農民進行了詳細培訓,方才保證調研的繼續開展?!把芯窟@個課題全憑整個團隊在實踐中探索,探索中前進,翻閱文獻,請教專家,一點點打磨。” 在前往東北大豆主產區開展調研工作時,邵永同回憶:“東北有些地方比較偏遠,交通不便,加上氣候差異的影響,有些團隊成員身體出了狀況,但我們一直堅持,沒人退縮。后期又對調研數據進行詳細分析,最終順利完成課題,使期貨市場更好地服務‘三農’、服務實體經濟”。
用心做事 任勞任怨
邵永同作為經濟學院金融學學科帶頭人和一流專業建設點負責人,在學科專業建設上也用心良苦。他注重對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探索,結合當下社會實際,適應高校與企業合作的趨勢,積極促進和一德期貨公司、和融期貨公司、北京方正中期期貨公司、華泰證券等金融機構進行校企合作,一方面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力求使學生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無縫對接;另一方面使學生有機會深入公司內部實踐,為畢業后找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在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上,廣泛調研和吸取兄弟院校的寶貴經驗,增加期貨、證券等課程的實踐內容,強調學以致用。在邵永同及其團隊的共同努力下,今年3月,金融學專業順利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在一些社會活動中也能看到邵永同的身影。自2009年開始,他開始擔任國家期貨從業資格考試命題專家,已成為命題組里年輕的“老專家”,同時擔任 “中金所杯”全國大學生金融知識大賽命題組組長,此外,還承擔中國期貨業協會金融衍生品系列權威教材的編寫工作。“參與這些社會活動,能為國家和行業選拔優秀人才,感到非常榮幸和自豪,同時自己的能力也得到鍛煉,和同行交流時受益匪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學校的知名度,為學校建設添磚加瓦。這是一舉三得的佳事?!?/p>
身為金融學專業本科班主任,他也有自己的育人訣竅。“要深入了解學生的需求,拉近和學生們的距離,做他們的知己?!彼洺U匍_班會,圍繞學生的關注點,給同學們提供不偏頗的建議,引導學生走好人生路。他希望學生學有所思,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希望學生關愛他人,能融入集體;希望學生能夠獨立,在畢業后能在社會上闖蕩出一番天地。“學生是家庭的希望,祖國的未來,在學生工作上多費些心十分值得。”(審稿:楊璐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