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由天津商業大學主編的標準《農村有機廢棄物就地資源化處理方法標準》(以下簡稱《標準》)編制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會議在天津商業大學召開。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村鎮人居環境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王建軍、副秘書長余晶,主編、天津商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陳冠益,以及主、參編單位代表共20余人參加會議。會議由副秘書長余晶主持。
會議中,陳冠益首先致辭,對各位參編專家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表示感謝,并強調此項標準的制定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綠色轉型、‘雙碳’目標的服務價值。王建軍對制定本標準的必要性和實用性給予了肯定,介紹了協會《標準質量提升行動方案》的主要內容,并指出標準編制應與現有相關標準規范、法律法規相適應,應結合農村實際需求,持續優化標準內容,為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提供科學可行的依據。余晶宣讀了標準的編制要求,并宣布《標準》編制組成立,指出編制組應發揮團隊優勢,確保為《標準》編制提供專業的技術保障。
標準編制組由天津商業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96911部隊、天津大學、西南大學、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檢測所、北京市農林科學院、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農業農村部成都沼氣科學研究所、中國環境科學研究所、寧波開誠生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十一家單位組成。
編制組第一次會議由主編單位相關負責同志主持。會議對標準編制背景、目的意義和編制單位及成員,標準的編制大綱、重點研究內容、已有工作基礎、工作分工及進度安排等作了詳細說明。編制組所有成員就標準框架和具體應用等問題各抒己見,提出建議。經過熱烈討論,初步形成了標準框架,并明確了工作分工和進度安排。
本標準的編制是“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鄉村產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與集成應用”重點專項“農村生活垃圾等有機廢棄物資源化高效利用關鍵技術與集成示范”項目的重要成果之一,旨在填補我國分散型農村有機廢棄物就近就地資源化利用方法標準的空白并提供技術支撐,助力無廢鄉村與美麗鄉村建設目標。(審稿:張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