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全市教育大會召開。學校廣大師生圍繞大會精神,結合自身工作學習實際,暢談體會和感想。大家紛紛表示大會為我市教育改革和發展指明了方向,要將大會要求轉化為實際行動,努力為加快教育強市建設貢獻天商力量。
教學質量保障中心主任陳丹:日前召開的全市教育大會為教育強市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為一名高校教學管理干部,感到非常振奮,深受鼓舞。恰逢學校于明年迎來教育部新一輪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我們將以全市教育大會精神為指引,以審核評估評建工作為契機,認真對照評估指標體系,落實落細評估評建工作方案,扎實開展迎評促建,為推進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實現高質量內涵發展貢獻力量。
教務處副處長姜書浩:我市教育大會的召開,對于深化全市教育工作者對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的理解把握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教務處將在校黨委的領導下持續把大會精神貫徹落實到教育教學各項工作中,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天津地方經濟發展為導向,持續提升思政育人實效,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穩步提高專業和課程建設水平,加快推進產教深度融合,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天津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研究生處(學科辦公室)副處長(副主任)周嚴:作為天津商業大學的一名教育工作者,學校學科建設和研究生培養工作的參與者,通過認真學習全市教育大會精神,深受鼓舞和啟發。陳敏爾書記的講話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也讓我對學校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我們將響應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需求,加快數字化步伐,探索以博士點建設為牽引,以學科分層優化為核心,以學科交叉為路徑,以社會服務能力提升促進產教融合,對教育強市建設積極響應和主動作為。我接下來也將認真貫徹落實全市教育大會精神,結合學科建設和研究生培養工作實際,扎實推進各項工作,為建設教育強市、推動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黨委教師工作部(人事處、教師發展中心)副部長(副處長、副主任)趙旭:陳敏爾書記在全市教育大會的講話中強調,要在弘揚踐行教育家精神上下功夫,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健全教師教育體系,提升教學教研水平,落實尊師惠師政策,培養造就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作為一名高校人事工作干部,倍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學校師資隊伍是教育教學的核心關鍵,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科研水平以及學生的全面發展。我將緊密圍繞學校事業發展與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堅定信念,勇于擔當,精心謀劃并扎實做好教師的引進與培育、服務與保障等各項工作,為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貢獻自己的力量。
黨委學工部(學生處、大學生創業中心)副部長(副處長、副主任)馬靜:全市教育大會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市指明了方向,擘畫了藍圖,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學習之后深感振奮、倍受激勵,也深刻感受到所肩負的沉甸甸的教育工作責任。我將深入學習貫徹全市教育大會要求,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勇擔時代使命,找準工作支點,扎實做好新時代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就業服務等各項工作,用實際行動和工作成效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經濟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現代服務業發展研究中心(高校智庫)主任梁學平:全市教育大會上,市委書記陳敏爾強調深學深用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提出我市今后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加快建設教育強市的重要舉措。聽了陳敏爾書記的講話,我倍受鼓舞,倍感振奮,對我市開創教育強市建設新局面充滿信心,同時也感覺責任在肩、使命在身。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我將以全市教育大會精神為強大動力,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實現人才培養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任務,在提升思政引領力、培養適應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需要的高質量人才上下功夫,在矢志創新、提升科研成果水平、服務我市新質生產力發展上善作善成,為教育強市建設和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法學院黨委書記梁澤軍:天津市教育大會的召開,在全市教育領域引發了強烈反響與深刻思考。大會強調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支持高校建設一流學科和特色學科。法學院要以此次大會為契機,加強法學學科建設,優化學科布局,打造具有優勢和特色的學科方向,如民商法、經濟法、國際法等,提高學科整體水平和競爭力。同時,要積極推動法學教育理念、內容和方法的創新,如探索案例教學、模擬法庭、法律診所等實踐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積極與其他高校、科研機構、法律實務部門開展合作與交流,共享教育資源,共同開展科研項目和人才培養,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法學專業課程,培養德法兼修、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法治人才。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獲得者、機械工程學院教師陶俊宇:作為一名高校科研工作者,天津市教育大會的召開令我深感振奮、倍受鼓舞,為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國2020年提出“雙碳”目標,對高校專業教學與人才培養帶來新的要求。對此,我們要積極響應國家戰略方針,圍繞重點行業需求,推動學科交叉發展,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融合通識與專業教育,強化實踐和創新能力、探索“人工智能+”等新模式,更好發揮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教育強市努力奮斗。
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銀獎得主,經濟學院金融學2020級胡子童:天津市教育大會的召開,為我市教育事業的發展把脈定向,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天津力量。我深受鼓舞,作為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銀獎獲得者,在投身老字號產業創新創業的實踐探索中,我堅持創新驅動,致力于傳統與現代的融合發展。教育大會的精神為我指明了方向,我將積極響應號召,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念,投身創新創業實踐,為更多產業煥發新生貢獻力量,以實際行動踐行教育興國、教育強國的偉大使命,做好新時代大學教育下的青年創業者。(審稿: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