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語】在全校上下喜迎第三次黨員代表大會召開之際,學校官網推出【喜迎第三次黨員代表大會】專欄,陸續展示學校第二次黨員代表大會以來,在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全校各條戰線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投身教育強國建設新實踐,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取得的成效,激勵全校上下凝心聚力、奮發進取、善作善成,為書寫新時代新征程教育強國建設嶄新篇章挺膺擔當。
今天,學校官網推出專欄第五期《堅持守正創新推進學科建設內涵式發展》。
堅持守正創新推進學科建設內涵式發展
學科建設是高校的立校之本、發展之基,也是學校核心競爭力的集中體現,承載著培養高層次人才、推動科學研究、服務社會發展的重要使命。我校錨定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核心使命,聚焦服務研究生培養質量提升和促進學科建設發展兩大重點任務,統籌協調、分層分類,為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一、強化前瞻謀劃,構建高水平“學科雁陣”
為進一步優化學科結構,推進學科轉型升級,學校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為核心使命,組織召開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教育大會,深入實施學科優化提升攻堅舉措,健全完善學科建設體制機制,成立學科建設委員會,出臺《關于加強學科建設的若干指導意見》《天津商業大學學科群管理辦法》等制度文件,加快建設重點突出、梯次分明、協調發展的“雁陣式”學科發展體系。

召開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教育工作會議
二、深化梯隊建設,打造多能級“學科高地”
學校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統籌推進,以“重點為”發展戰略為牽引,在深入推進辦學要素“優化組合、轉型化合”中找準學科內涵式發展的切入點,采取重點突破、定向突破方式,推動一批學科辦出特色、創出水平。為突出學校商工融合、文理并重的辦學特色,堅持以市級頂尖學科培育建設為抓手,集成優勢、整合資源、挖掘潛能。目前,學校工程科學、農業科學學科成功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標志著我校學科建設取得重大歷史性突破;同時擁有1個天津市一流學科、7個天津市重點學科、1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1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學校注重發揮人才集聚效應,以強大的師資力量為學科建設發展提供保障。目前我校共擁有國家級人才稱號專家6人次,1人榮獲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狀,先后9人次入選美國斯坦福大學發布的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2人榮獲“2022年天津市優秀青年研究生指導教師”稱號。

榮獲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狀
三、優化育人成效,鞏固多維度“學科融通”
將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作為學科建設的落腳點,積極整合優勢學科資源、優質教育資源、高水平科研平臺等多方資源,推進科教融匯、產教融合,連續組織召開研究生學術月活動,有效將學科優勢轉化為育人優勢。近年來,學校獲得天津市教學成果獎(研究生教育)一等獎2項;獲批天津市高等學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計劃項目重點課題1項、一般課題5項;獲批天津市教學成果重點培育項目(研究生)1項;獲批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主題案例項目3項,共有2項主題案例入選中國專業學位案例中心案例,8項主題案例入選全國專業學位教指委案例庫,獲國家級研究生學科競賽獎項22項。同時,學校獲批天津市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4個,其中1個為示范基地;獲批天津市產教融合研究生工作站6個,成立校級產教融合研究生工作站7個。

榮獲天津市教學成果獎(研究生教育)一等獎
四、顯化特色亮點,形成全方位“學科鏈條”
以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牽引,著力構建教育和產業統籌融合的良性發展格局,推動學校學科建設與服務產業發展深度融通、相互支撐。近年來,學校積極推動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在老字號振興、產業經濟、低碳冷鏈等領域凝練特色、聚焦資源、集中發力,獲批了商務部老字號協同創新中心、農業農村部部省共建重點實驗室、天津市“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成立了津南雙碳研究院等4個校級交叉創新平臺。同時,學校作為參與單位、陳冠益、陶俊宇作為完成人完成的項目“新型膜法水處理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實現了學校在國家級科技成果獎勵上的歷史性突破。堅持在推進學科交叉融合中培育發展新動能,新增3個市級高校服務產業特色學科群。截至目前,共有8個一級學科和3個專業學位類別對應的22個二級學科(方向)和專業領域直接服務于天津市汽車及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車聯網、信創、中醫藥、生物醫藥、輕工等7條重點產業鏈發展,實現多學科交叉匯聚與多技術跨界融合。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低碳冷鏈重點實驗室召開年度工作總結會
面向未來,我校將錨定建成教育強國奮斗目標,擔好新的歷史使命,緊緊圍繞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走好學科建設內涵式發展道路,推動學科建設取得新成效,提升高等教育支撐國家全鏈條創新的整體效能,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更加卓越的貢獻。(審稿: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