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佳明哥……”,兩名同學對著不遠處的老師招手問候,這位老師身材挺拔,黑黑的鏡框下是一雙明亮而透徹的雙眼,透露出一種溫和而睿智的氣質,既展現“90后”特有的朝氣蓬勃,又表現出專業和自信,他就是我校優秀輔導員、外國語學院楊佳明。
用愛暖心,做學生的“服務員”
從“楊老師”到“佳明哥”,不同的僅僅是稱呼,但卻體現了楊老師對學生滿滿的關愛。作為一名輔導員,他始終堅信“把學生放在心上,才能被學生放在心上”,他用自己獨有的方法走近學生,拉近學生距離,為學生疏疑解惑,全程陪伴學生成長。他全面掌握學生性格特點,建立一生一冊,針對性、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化解重大心理危機事件10余起。他積極創新,利用“今日校園”信息平臺,在每日打卡的基礎上,精心設置了“我想說”“每日分享”兩個環節,使得能夠第一時間和學生溝通并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并以這一契機,開展學業指導、愛國主義教育、感恩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用心助長,做大家的“守護者”
楊佳明老師有著很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顧全大局,在實踐中以身作則,提高實踐育人效果。積極推動支部黨建和業務融合,打造功能型黨支部,堅定學生黨員理想信念。組織開展素質拓展主題黨日活動,提高學生黨員團結協作能力。日常學習生活中,楊老師充分發揮英語專業的優勢,向新生介紹英語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夯實語言學習基礎。他利用空余時間,為多名學生補習英語語法,講解語言學習中的難點,提升學生語言學習的興趣。他深知學生事無小事,始終把學生的問題當成自己的問題,對學生的訴求做到事事有回響、件件有落實。他成為最“嘮叨”、最溫暖的“大家長”,也成為學生們可依靠、可信賴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導師。
匠心育人,做青春的“擺渡人”
楊佳明老師秉承“擇一事、終一生”的工匠精神,充分協調現有資源,開設個人微信公眾號,發布21篇原創文章,累計3萬余字。他總結學生工作的經驗,公開發表學生黨建、學生公寓管理、學生就業等方面的論文9篇,探索大學生思政教育新方式、新途徑。楊老師注重在就業專項工作中發揮全員育人作用,剖析學院就業的短板和難點,形成“院領導+系主任+班主任+輔導員+黨支部書記+學生黨員+優秀校友”七位一體的就業育人格局和“引進來、走出去、送上門”的工作思路,主動走訪企業、走訪其他高校,拓展就業市場、提高育人能力。他充分挖掘校友資源,充分利用校友的朋輩影響力,邀請優秀校友開展生涯經驗分享,提高就業育人效果。在他的努力下,外國語學院畢業生就業率持續提升,學院就業工作扎實推進。
楊佳明老師堅持“爭做青年友,不做學生官”“把工作當事業,把崗位當舞臺”的理念,矢志不渝在輔導員的崗位上,對每一個學生都精心、專心和用心,賡續師魂、磨礪品行、指引航行。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將繼續堅持為學生辦實事,用滴滴汗水澆灌千畝桃李,將融融關愛永駐學子心頭,書寫新時代“美好教育”新華章。(審稿: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