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上午,藝術學院在校體育館舉辦2025屆畢業作品展暨“藝路相助”藝術專場招聘會。校黨委副書記王立云、崔強赴現場指導,紅橋區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王欣、校外專家、企業代表出席,學院領導班子成員、系主任、教師代表參加。
崔強在開幕辭中對藝術學院2025屆畢業生舉辦作品展表示祝賀,對指導教師和同學們將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融入藝術創作的探索實踐表示贊許,對藝術學院將畢設展與招聘會聯合舉辦的創新舉措表示肯定。

校領導、校外專家及招聘企業負責人在參觀展覽過程中,與同學們熱情交流,對作品的創意與完成度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其充分體現了新時代藝術教育“守正創新、交叉融合”的發展方向。王立云表示,本屆畢業生在藝術與科技融合領域的探索實踐,充分展現了學院人才培養的顯著成效,“展覽+招聘”的聯動模式,有效打通了從學業成果展示到用人單位考察的“最后一公里”。


本次展覽以“智構穹宇”為主題,寓意著青年學子以智慧構建廣闊的藝術宇宙,體現了新時代藝術人才的視野與擔當。展覽充分體現了學院在新文科、新工科背景下的教學改革成果,作品風格多元、形式豐富,展現出同學們扎實的專業素養與旺盛的創造力。
此次展覽的一大亮點,是對傳統工藝的現代演繹:在新疆非遺傳承領域,“艾若詩”品牌以哈密維吾爾族刺繡為基底,通過紋樣解構重組構建現代品牌視覺體系;貴州文旅品牌創新實踐聚焦黔刺梨IP,深度融合苗繡技法與數字化設計,實現民族文化符號的立體化表達;馬家窯彩陶紋樣研究通過拓撲學解構傳統漩渦紋,開發出可適配現代生活的模塊化文創產品。更值得關注的是展覽中呈現的技術突破——參數化扎染工藝突破傳統紋樣桎梏,AIGC輔助設計重構傳統建筑元素,形成兼具古韻與未來感的視覺語言等作品,這些實踐既彰顯了本屆畢業生對文化基因的解碼能力,更構建出"數字技術賦能+傳統文化轉譯"的雙軌創新范式。



借助展覽平臺,藝術學院同步舉辦“藝路相助”藝術專場招聘會,吸引包括天津市零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天津市玖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內的13家優質用人單位參與,現場設置“職點迷津”咨詢區,為學生提供簡歷指導與職業規劃服務,實現畢業設計展示與就業崗位對接的“無縫銜接”。
未來,藝術學院將持續推動“展創融合、校企聯動”的育人機制,不斷拓寬就業渠道,完善服務體系,助力畢業生實現更加充分和高質量就業,培養更多兼具人文情懷與技術能力的復合型藝術人才。(審稿:羅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