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物技術與食品科學學院團委邀請到全國先進班集體生物技術051班代表岳曉輝和2004級優秀畢業生、原團委副書記郝本權回校,為本學院黨校、團校學員和2010級各班骨干分享經驗,解答疑惑。這次活動以“建設學習型組織團隊,爭做創新型學生干部”為主題,受到了同學們的熱烈歡迎,當晚4—201座無虛席。
岳曉輝首先強調建設學習型組織最基本的要求,即組織中的每一位成員都必須有一種學習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學習的觀念,這樣才能主動地學習工作,才能收獲更多。接著,他結合自身班級建設的成功事例總結三點:一、班委的形象直接影響到整個班級,只要班委之間有凝聚力、團結、先進,發揮他們差不多占班級三分之一的力量,一人帶動一人,無論什么班級活動應該都會成功;二、班級的團結和凝聚力依賴活動維系,他們班的一月一次的讀書報告活動就讓他印象深刻,“每次三個人與全班分享他們一月讀書的體會,不僅拓寬知識面,還讓每位成員都得到鍛煉的機會”。三、確立并形成屬于班級自身的風格和氛圍。“科學研究和互幫互助的精神就是我們班最大的亮點”。幾乎全班人都申報 SRT 項目,在挑戰杯等科技競賽中獲獎就是最好的體現。“每個人生日時會受到全班同學附有真情實感的小紙條,這樣特別拉近同學之間的距離。我前兩天拿出來看時還覺得特別溫暖。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班級建設成功在于成員之間的感情的形成。”
郝本權分享了他作為學生干部的經歷和收獲。他十分慶幸和感謝自己參與的學生工作,這些工作讓他意識到自己與目標之間的差距,使他不斷的改變自己,思維、組織、演講等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和提升。他建議同學珍惜參加學生工作的機會,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去完善創新活動,只是遵循套路、走過場不會有多少收獲。此外,他還強調了做好本職工作的重要性:明確本職工作是思考問題的正確導向,也只有在導向正確的情況下才能把工作更好的完善創新。
在互動環節中,同學們針對自己的情況從班級管理、部門管理及自身未來的選擇等方面提出問題,他們均耐心回答。在談及怎樣看待大學生兼職的問題時,二人異口同聲認為,找一個合適的崗位會是一個不錯的鍛煉,但更多的社會經驗和能力來源于學生工作,選擇因個人情況而定,應算清時間效率,獲最大鍛煉即可,但二者的前提都是要能很好的完成學業,在學習優異的前提下,再去考慮其他選擇。
